大学职业资格刷题搜题APP
下载APP
课程
题库模板
Word题库模板
Excel题库模板
PDF题库模板
医考护考模板
答案在末尾模板
答案分章节末尾模板
题库创建教程
创建题库
登录
logo - 刷刷题
创建自己的小题库
搜索
样品采集题库 - 刷刷题
样品采集题库
题数
18
考试分类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样品采集
售价
¥5
手机预览
收藏
分享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
分享QQ
微信扫一扫
微信内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
去刷题
简介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样品采集
...更多
章节目录
题目预览(可预览10题)
【简答题】
[1/18]常用的现场检测项目
参考答案:

(一)空气温度目前我国测定室内温度的标准方法有玻璃液体温度计法和数显示温度计法。测定时,测点离地面高度0.8~1.6m,应离开墙壁与热源0.5m以上。
1.玻璃液体温度计法温度计的刻度最小分度值<0.2℃,测量精度±0.5℃,测量范围为0~50℃。现场测定时,温度计应在现场放置5~10分钟后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标尺垂直,水银温度计按凸出弯月面的最高点读数,酒精温度计应按凹月面的最低点读数。
2.数显式温度计法数显式温度计最小分辨率0.1℃,测量范围0~60℃,测量精度±0.5℃。现场测定时,应首先安装好电池,然后将仪器的传感器杆接好(或拔出),打开仪器开关,按照相关标准要求选点,待仪器读数稳定后读取现场温度值。待测定完成后,将传感器杆回复原位,关闭仪器开关,记录测得值。
(二)空气相对湿度测定室内空气湿度的方法包括干湿球法、氯化锂露点法、电阻电容法。
1.电阻电容法目前常用的测定方法。测定前,应首先安装好电池,然后将仪器的传感器杆接好(或拔出),打开仪器开关,按照相关标准要求选点,待仪器读数稳定后读取相对湿度值。待测定完成后,将传感器杆回复原位,关闭仪器开关,记录测得值。
2.干湿球法利用通风干湿表测量空气的相对湿度,在-10~45℃条件下,相对湿度的测量范围为10%RH~100%RH。
(三)大气压使用空盒气压表测定室内大气压力,普通空盒气压表测量范围800~1064hPa环境的测定,应用高原空盒气压表可用于气压为500~1020hPa环境的测定。测定时将空盒气压表直接带到现场,先读附温,准确到0.1℃轻敲盒面,待指针摆动静止后读数。
(四)室内风速测定室内风速常用指针式热电风速计或数显式热电风速计,其最低检测值不应大于0.05m/s,在0.05~2m/s范围内,其测量误差不大于±10%。
1.指针式热电风速计现场测定时基本步骤如下:
(1)将风速传感器与风速计连接,打开电源开关;
(2)按照仪表使用说明书调整仪表的机械零点、满度和零点;
(3)轻轻拉动螺塞,使测杆测头露出,测头上的红点对准来风方向,从表上读出风速值。
2.数显式热电风速计测定时基本步骤如下:
(1)将风速传感器与风速计连接,打开电源开关;
(2)按使用说明书进行自检或预热等操作;
(3)轻轻将测杆测头拉出,测头上的红点对准来风方向,读出风速值;
(五)噪声测定室内噪声通常采用数字声级计测定,其原理通常利用电容式声电换能器,将被测的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经内部一定处理后成为声级值。使用声级计在规定时间内测量一定数量的室内环境A计权声级值,经过计算得出等效A声级LAeq,即为室内噪声值。
1.数字声级计测量范围30~120dBA.,精度±1.0dB。
2.测定时基本要求
(1)测点选择:测定时大于100m2的公共场所,距声源中心(或一侧墙壁)画一直线至对侧墙壁中心,在此直线上均匀分布3点为监测点,小于100m2的公共场所在中央区一点作为监测点。(2)仪器校准:测量前使用声校准器对声级计进行校准。
(3)测量时声级计可以手持也可以固定在三角架上,并尽可能减少声波反射影响。
(4)稳态噪声测定,用声级计快档读取1分钟指示值或平均值,对于脉冲噪声读取峰值和脉冲保持值。
(5)周期性噪声测定,用声级计慢档每隔5秒读取一个瞬时A声级值,测量一个周期。
(6)非周期非稳态噪声测定,用声级计慢档每隔5秒读取一个瞬时A声级值,连续读取若干数据。
(六)照度测定目前我国公共场所标准中测定照度使用的仪器是利用光敏半导体元件的物理光现象制成的。当外来光线射到硒光电池(光电元件)后,硒光电池即将光能转变为电能,通过电流表显示出光的照度值。使用的照度计性能应符合公共场所照度测定方法要求。
1.照度计量程下限不大于1lx,上限不小于5000lx,测定公共场所室内照度仪器示值误差要求不超过±8%,室内照明测定仪器示值误差不超过+4%。
2.测点要求在进行公共场所整体照明调查时,测定面高度为地面以上80~90cm。一般大小的房间在房间的对角线上或呈梅花式均匀分布取5个点,影剧院、商场等大面积场所的测量可用等距离布点法,一般以每100m2布10个点为宜。局部照明测量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并在测定结果中注明。
3.测定时间要求测定时应注意,测定前白炽灯至少开5分钟,气体放电灯至少开30分钟。为使受光器不产生初始效应,在测量前至少曝光5分钟。测定时受光器一律水平放置在待测面上。
4.测量步骤
(1)按使用说明书要求检查调整照度计;
(2)照度计的受光器上必须洁净无尘;
(3)测量时照度计受光器应水平放置;
(4)将受光器置于待测位置,选择量程并读取照度值;
(5)操作人员的位置和服装不应该影响测量结果;
(6)按要求对仪器进行期间核查和使用前校准。
(七)紫外辐照计紫外辐照计是宽谱线功率测量仪,主要用于测量紫外线的辐射能功率密度,即每平方厘米的辐射能功率。单位为:微瓦/平方厘米(μW/cm2)。
1.操作方法
(1)安装电池。
(2)按下"开关"按钮,液晶显示屏显出数字。
(3)调零:左边紫外辐照计插上接触头,不需要调零;右边紫外辐照计,在无紫外线照射下,旋转调零旋钮调零。
(4)选择正确挡位:左边紫外辐照计需要选择挡位,紫外线强度监测选择253.7mm波长。
(5)检查一下换挡开关是否在×1挡。
(6)取下探头保护盖,检查光敏感窗是否清洁。
(7)测量:将探头窗口置于测量位置,显示数值即为辐照强度,单位:μW/cm2。当数值显示"1"时,即为超量程,请将换挡开关至×10挡位置,辐照强度即为读数乘10。
(8)数据保持:在测量过程中,测量数值尾数不稳定时,按下"HOLD"键会保持当前读数,且屏幕上会出现"HOLD"标志。如需退出保持功能,只需再按下"HOLD"键,"HOLD"标志消失并退出保持功能。
(9)使用结束,将电源关闭,并盖上探头盖。
2.注意事项
(1)在现场监测时,拿到仪器检查是否有在有效期内的检定合格标记。
(2)因紫外线对人体皮肤及眼睛有损害,所以测量中要注意安全防护,监测少量紫外线灯时要戴上防护眼镜;监测大量紫外线灯时戴上

参考解析:
【简答题】
[2/18]食品样品采样要求
参考答案:

(一)样品具有代表性
由于各类食品名目繁多,包装不一,采样时具体的做法也不尽相同,但首先要考虑到采样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一般情况下样品的采样数可按理论式S=(n/2)1/2进行,其中,S代表采样次数(份数)。
(二)样品具有典型性
针对检验目的,采集能说明这一目的的典型样品。对污染或怀疑污染的样品,采样时应采集接近污染源的食品,以证明是否污染,同时要采集确认出未被污染的同种食品作空白对照;对掺伪或怀疑掺伪的食品,应采集这些认为有问题的样品,而不能采集均匀的样品作代表;对造成中毒或怀疑造成中毒的食品,应采集造成食物中毒的样品或怀疑造成中毒的样品。
(三)样品具有适时性
分析化验工作者要有强烈的时间概念。待测食品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想得到正确结论就不能坐失良机。
(四)要认真填写采样记录
写明样品的生产日期、批号、采样条件、包装情况等,外地调入的食品应结合运货单、兽医卫生人员证明、商品检验机关或卫生部门的化验单、厂方化验单了解起运日期、来源地点、数量、品质情况,并填写检验项目及采样人。

参考解析:
【简答题】
[3/18]食品样品制备的前处理
参考答案:

采集的样品多数不能直接检测,样品要进行前处理,再制备成样品溶液进行分析。样品前处理一般分为:粉碎、过筛、匀浆、干燥、脱脂等。
1.粉碎:粉碎样品常用乳钵、药碾和粉碎机。用乳钵和药碾粉碎样品是实验室常用的老办法,该法使样品全部微粉化,主要适用于含水分少、油脂少的干燥样品。粉碎机有电动和手动两种,较常用电动一种,有滚筒式、球磨式和切削式等,粉碎效果较好。
无论使用哪种粉碎方法,都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粉碎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产生的热量大,可能会引起某些成分变化或水分减少,样品粉碎到最大颗粒不影响平均组成,最小颗粒不影响成分特点为度。
(2)选用粉碎机应根据测定目的、样品种类不同来选择。例如,粉碎含纤维多的样品不宜选研磨式粉碎机,而选用冲击式切削式较好。测定金属含量的样品选用瓷的粉碎装置,否则会造成某种金属量偏高。
(3)对于含水分或含油脂多的样品,要在不影响测定的情况下预先干燥除水分或预先脱脂后再粉碎。
(4)所有的粉碎机使用完后都应清扫干净,用前应处理干净、干燥。
2.过筛:经粉碎后的样品由于粒度不一致,会造成取样不均匀,因此粉碎后的样品要过筛,将大颗粒筛出来再行粉碎,再过筛,直至全通过。一般过20~35目筛即可。过筛时,一定要上面有盖下面有底,使整个过筛在密闭的状态下进行,否则一些细微粉末会损失。使用过的筛子应该用小毛刷轻轻清扫,清除样品剩余粉末和残渣,如果孔目较细的可将筛反过来进行清除。如果筛过含盐分多的样品,用过的筛子应用水洗净,然后干燥。
3.匀浆:对于含水分或油脂多的样品,往往不适合用粉碎方法处理,可用匀浆机进行匀浆或组织捣碎。
匀浆之前需将样品切成小块,匀浆时要注意下列问题:
(1)对一些含水分较少的样品在匀浆时要加一定量的水,以便上下层翻动、冲击,其加水量视样品而异,一般可加1~5倍。
(2)所用匀浆器材应清洁,无污染。用后必须清洗干净,特别是含酸类样品,如不及时处理,将腐蚀匀浆器金属部件,使其生锈。清洗后,干燥。
4.干燥(风干物的制备):含水分多、脂肪少、被测成分对热稳定的样品,可进行预干燥。取样品适量,将之切细或切薄,称取200~300g,平铺在珐琅盘中,于60~80℃条件下加热干燥后置于室温下1~2日,使其与大气温度达到动态平衡,称重,计算出和未预干燥前样品的关系。
5.脱脂:油菜籽、芝麻等种子及其制作的食品含油脂较多,粉碎时由于脂肪出来了而影响粉碎。如果少量损失油脂不影响测定结果,可选用尽可能减少油脂损失的机器,粉碎成粗块。如若将油脂全部除去,则称取适量样品于乳钵中粗碎,然后进行脱脂,供分析用。

参考解析:
【简答题】
[4/18]食品理化检验样品的采集、收样与检验
参考答案:

(一)采样原则食品采样是指从较大批量食品中抽取能较好地代表其总体样品的方法。
因此,应遵循下列采样原则:
1.代表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待鉴定食品不可能全部进行检测,而只能抽取其中的一部分作为样品,因此,所采的样品应能够较好地代表待鉴定食品各方面的特性。
2.真实性:采样人员应亲临现场采样,以防止在采样过程中的作假或伪造食品。所有采样用具都应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食品的可能。应尽可能避免使用对样品可能造成污染或影响检验结果的采样工具和采样容器。
3.准确性:性质不同的样品必须分开包装,并应视为来自不同的总体;采样方法应符合要求,采样的数量应满足检验及留样的需要;可根据感官性状进行分类或分档采样;采样记录务必清楚地填写在采样单上,并紧附于样品。
4.及时性:采样应及时,采样后也应及时送检。尤其是检测样品中水分、微生物等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的指标,或样品中含有挥发性物质或易分解破坏的物质时,应及时赴现场采样并尽可能缩短从采样到送检的时间。
(二)样品采集
1.采样应注意样品的生产日期、批号、代表性和均匀性(掺伪食品和食物中毒样品除外)。采集的数量应能反映该食品的卫生质量和满足检验项目对样品量的需要,一式三份,供检验、复验、备查或仲裁,一般散装样品每份不少于0.5kg。
2.采样容器根据检验项目,选用硬质玻璃瓶或聚乙烯制品。
3.液体、半流体饮食品如植物油、鲜乳、酒或其他饮料,如用大桶或大罐盛装着,应先充分混匀后再采样。样品应分别盛放在三个干净的容器中。
4.粮食及固体食品应自每批食品上、中、下三层的不同部位分别采取部分样品,混合后按四分法对角取样,最后取有代表性样品。
5.肉类、水产等食品应按分析项目要求分别采取不同部位的样品或混合后采样。
6.罐头、瓶装食品或其他小包装食品,应根据批号随机取样,同一批号取样件数,250g以上的包装不得少于6个,250g以下的包装不得少于10个。
7.掺伪食品和食物中毒的样品采集,要具有典型性。

参考解析:
【简答题】
[5/18]人禽流感样品采集、运输和检测
参考答案:

(一)标本的采集
1.标本采集人员:医疗机构的医生、护士或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负责标本采集并填写标本登记表,标本采集人员按照《与禽流感病禽密切接触者个人防护指导原则(试行)》做好个人防护。
2.采集对象:禽流感病人,疑似病人,根据需要可采集病禽以及人禽流感密切接触者。
3.标本采集种类和时限
(1)采集标本的种类:疑似禽流感患者的咽、鼻拭子或含漱液、血清、粪便以及死亡病例的尸检肺组织、气管分泌物、其他脏器。
(2)采集标本时间:咽、鼻拭子或含漱液、粪便在发病的头3天内采集。急性期血清在发病后7天内采集,恢复期血清在发病后2~4周采集。尸检标本尸检时采集。
(3)标本的运送:采集的标本若不能在24小时内送达,则应尽快在﹣70℃以下保存。无﹣70℃条件的需在﹣20℃冰箱短时间暂存,并尽快联系递送标本。
(4)标本采集的方法病毒分离标本:应采集发病后3天内相关标本进行病毒分离。标本采集后应立即放入适当的采样液中低温保存,常用的采样液为:普通肉汤,pH7.4~7.6的Hank液、Eagle液或水解乳蛋白液。在采样液中需加入抗生素,抗生素多用青霉素、链霉素(1000U/ml),庆大霉素(其终浓度为1mg/ml)和制霉菌素(终浓度为50μg/ml)。
主要的采集样本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鼻拭子:将棉签轻轻插入鼻道内鼻腭处,停留片刻后缓慢转动退出。以同一拭子拭两侧鼻孔。将棉签浸入4~5ml采样液中,尾部弃去。
2)咽拭子:用棉签擦拭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同样将棉签头浸入4~5ml采样液中,尾部弃去。
3)鼻咽抽取物:用与负压泵相连的收集器从鼻咽部抽取黏液。先将收集器头部插入鼻腔,接通负压,旋转收集器头部并缓慢退出。收集抽取的黏液,并用采样液刷洗收集器3次。
4)鼻洗液:患者取坐姿,头微后仰,用移液管将1~1.5ml洗液注入一侧鼻孔,嘱患者同时发K音以关闭咽腔。然后让患者低头使洗液流出,用平皿或烧杯收集洗液。重复此过程数次。洗两侧鼻孔最多可用10~15ml洗液。
5)漱口液:用10ml洗液漱口。漱口时让患者头部微后仰,发"噢"声,让洗液在咽部转动。然后,用平皿或烧杯收集洗液。注意:取鼻洗液和漱口液时,需预先了解患者是否对抗生素有过敏史,如有则洗液和含漱液中不应含有相应的抗生素。
6)肺活检材料:肺活检组织在无菌条件下,用灭菌过的乳钵磨碎,用生理盐水配成20%悬液,2000转/分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加入上述提到的抗生素。
7)粪便标本:采集10~20g粪便(或用塑料杆人造纤维头的肛拭子2支)放入含有10mlPBS或生理盐水无菌的50ml有螺旋盖的塑料瓶内,密封,40℃条件下立即送至有关实验室。血清标本:血清标本应包括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5~10ml。急性期血样应尽早采集,一般不晚于发病后7天。恢复期血样则在发病后2~4周采集。血液标本2000~2500转/分离心15分钟。收集血清,血清可在40℃存放1周,长期保存置﹣20℃。
(二)标本包装、运送
1.禽流感病例(包括疑似禽流感病例)标本必须放在大小适合的带螺旋盖的内有橡胶圈的塑料管里(一级容器)拧紧。
2.将密闭后的标本放入大小适合的塑料袋内密封;每袋装一份标本。
3.直接在一级容器上用油性记号笔写明样本的种类、采样时间、编号、患者姓名,同时也将标本有关信息填写在禽流感人体标本送检表(见附表),连同一级容器封于塑料袋内。
4.将装标本的密封袋放入二级带螺旋盖的内有橡胶圈的塑料容器内,拧紧盖,在容器上标明有关信息。5.将二级容器摆放在专用运输箱内(或疫苗运输箱),放入冰排,然后以柔软物质填充,并密封。
(1)同一患者2份以上的密封标本,可以放在同一个二级容器内。
(2)二级容器要承受不小于95kPa的压力,内衬具吸水和缓冲能力的物质。
(3)若进行病毒分离,可将密封好的装有标本的一级容器直接放入A液氮运输罐内运输。
(4)所有容器必须印有生物危险标注。
(5)标本需由专人(2人)运送,不得邮寄,最好使用专车。
(三)标本的接收
1.省(市)预防控制中心为本辖区内标本接收指定单位,并开展相关的实验室检测工作。对病毒分离物的血凝实验阳性和血清H5N1抗体阳性的标本,连同送检表同时送至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复检。
2.省CDC负责其他地级市样本的接收和实验室检测工作。并对复核样本进行检测、鉴定及上送国家流感中心。
3.指定实验室应实行24小时标本接收制。
(四)相关病毒学的检测项目
1.病毒分离和鉴定:用组织培养(MDCK细胞)和鸡胚分离法,细胞和鸡胚培养物进一步用HA和HI实验鉴定。经HI实验(用H5抗血清)检测阳性者报送国家流感中心。经特异性H5RT-PCR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采样标本的病毒分离及鉴定工作必须在生物安全Ⅲ级(BSL-3级)实验室里操作。
2.血清抗体检测
3.禽H5病毒核酸检测:对疑似禽流感患者的咽、鼻拭子或含漱液,死亡病例的尸检肺组织、气管分泌物采用RT-PCR的方法快速检测禽H5亚型流感病毒及排除工作。
4.微量中和试验:对部分疑似病例的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双份血清进一步做微量中和试验。该实验必须在生物安全Ⅲ级(BSL-3级)实验室里操作。
(五)检测结果的确认
1.各流感监测实验室对血凝实验(HA.阳性或H5血凝抑制试验(HI)阳性的标本,上送进行复核。
2.省CDC流感实验室对血凝(HA.阳性、H5血凝抑制试验(HI)阳性、RT-PCR检测阳性、微量中和试验阳性的标本,上送国家流感中心复核检测及确认。
(六)检测报告时限一般情况下,实验室收到的样本应立即进行实验,并于收到标本后48小时内出具RT-PCR检测报告,3~5天出具病毒分离培养结果,于分离到病毒后的3~5天出具流感病毒的血凝抑制试验结果,微量中和实验需3~5天后完成。当实验过程中出现不可预测情况或意外事件,影响了按时出具报告时,应及时报告和说明。
(七)流感实验室检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初期病毒分离标本的处理可以在二级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如标本确认为H5N1阳性后,此标本的有关实验应在P3实验室中操作。血清学实验操作应在二级生物安全柜中或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进行。
2.禁止在同一实验室,更不能在同一接种柜中,同时处理、接种未知临床标本和已知阳性标本。
3.禁止在同一实验室,同一时间处理、接种采自不同动物的标本;动物标本(如禽、猪等)必须与人的标本分别保存。
4.接种后剩余原始标本,尤其分离出病毒的标本需暂时冻存,有条件的应置﹣70℃或以下保存,以便需要时可进行复查,待分离物经国家流感中心鉴定完成后方可处理掉。分离阴性的标本也应随时废

参考解析:
【简答题】
[6/18]水样的采集
参考答案:

(一)采样器材
采样前应准备好采样装置和盛放水样的器皿。根据所要采集水样水体的情况,选出适宜的采样器。用来盛放水样的容器应稳定,即在存放期间既不会将容器材质溶入样品中,而容器又不会吸附水样中的某些组分,考虑到运输和使用方便,最好易于密封和开启,不易破损,容易清洗并可反复多次使用。聚乙烯塑料器皿和硬质玻璃器皿能基本上满足这些要求。在多数情况下两者都适于盛放水样,但当水样含大量油类时不宜用塑料制品器皿,因为它会渗透某些碳氢化合物,测油类的水样宜用广口玻璃瓶存放。由于玻璃吸附金属离子的能力比塑料制品强,而且还可能溶出一些金属离子,因此宜用塑料容器存放测定微量金属的水样。监测项目不同,对盛放水样的容器的要求也不同,表1-2列出了各监测项目对存放容器和保存条件的要求。







(二)采样量
水质检验所需的水样量取决于测定项目,不同的测定项目对水样用量及保存条件有不同的要求,因而应根据各个检验项目的实际情况分别计算,并适当增加20%~30%,作为实际采样量。各检验项目的水样实际用量和其保存方法见表1-2。如果采样器的容积有限,一次采样不能满足所需样品量时,就应多次采集,并在较大容器中将各次采集的样品混匀后再装入样品容器中。为了防止样品在运输过程中溢出,装瓶时应保证容器中留有约1/10的空隙。除测定溶解氧等气体的样品外,任何情况下容器都不能注满水样。
(三)采样方法
1.天然水与生活饮用水水样的采集:采集自来水及具有抽水机设备的井水时,应先放水数分钟,使积留于水管中的杂质流出去,然后再收集水样。采集湖泊或河流的表面水样时,可在距岸边1~2m处,将采集瓶浸入水中,使瓶口位于水面下20~50cm但距水底10~15cm处,打开瓶塞,让水进入瓶中。在这种情况下,要注意防止混入漂浮于水面的物质。采集井、河流、湖泊或水库等较深处的水样时,宜用水样采集瓶采集。
供卫生细菌学检验用水样,采集方法与上述方法相近,但要注意进行无菌处理。要用酒精灯将水龙头灼烧消毒。采取含有余氯的水样时,应在水样瓶消毒前,按每500ml水样加2ml计,加入1.5%硫代硫酸钠溶液。
(1)采样点的选择:采样点的设置应有代表性,应分别设在水源取水口、集中式供水单位出水口和居民经常用水点处。管网水的采样点数,一般按供水人口每2万人设1个点计算,供水人口在20万以上、100万以下时,可酌量增减。在全部采样点中,应有一定的点数选在易受污染的地点和管网系统陈旧部位。
具体采样点的选择,应由供水单位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具体情况确定。
(2)水样的体积:水样的体积,取决于所分析项目的多少以及选用的测定方法。分析常规水质项目,只需要3~5L水样,取样量应能满足欲测项目的需要。对于细菌与化学检验,由于采集、处理、容器等的不同,不能应用同一瓶水样。
(3)水样容器:样品瓶可用硼硅玻璃瓶或聚乙烯塑料瓶,必须能够用塞或盖紧紧密封。
选择容器的原则:①容器不能是新的污染源;②容器壁不应吸收或吸附某些待测组分;③容器不应与待测组分发生反应。
容器的清洗原则:按水样待测组分的要求来确定清洗容器的原则。
用于微生物检验样品的容器:容器及瓶塞、瓶盖应能经受热力灭菌的温度,并且在这个温度下不释放或产生任何能抑制生物活动或导致死亡或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为了除去余氯,在灭菌前向容器里加入硫代硫酸钠以还原余氯[每次125ml水样加0.1ml硫代硫酸钠溶液(100g/L)]。
热力灭菌分干热和压力蒸汽灭菌两类。压力蒸汽灭菌法要求121℃、15分钟即可杀死芽胞。干热灭菌法杀死芽胞需160~180℃、维持2小时。
(4)样品保存:水样从采集到分析这段时间里,由于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作用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原则上应尽快测定。
影响水质变化的因素:生物作用、化学作用、物理作用。
水样保存措施:①通常将水样充满容器并密封,但对冷冻保存的水样不应充满容器。②水样保存,应达到减慢生物或微生物作用,减慢化合物或络合物水解,避免分解,减少挥发与容器的吸附损失。
保存方法,可采用控制pH、加入化学剂、冷藏或冷冻。应根据具体组分选定适宜的保存方法。
(5)现场采样和记录
现场采样:采集井水时,须先用泵充分抽水,以保证样品真正代表地下水源的实况。采集自来水时,应开启水龙头,适当放水数分钟后再取样,微生物样品应放水数分钟后关闭水龙头,用酒精棉球擦拭水龙头口并点燃酒精棉球灼烧水龙头口后迅速采样封口。
采样记录:在采样现场把采样记录用胶纸粘贴或悬挂标签于水样瓶上,注明水样编号、采样者、日期、时间及地点等。
2.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水样的采集:生活污水的成分十分复杂,变化很大,它既与人们的起居作息有关,又与季节性食物的种类有关,一天之内乃至一小时之内水质的情况也不相同。工业废水是指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各种废水,它包括工艺过程用水,机器设备冷却水,设备和场地清洗水等。由于生产工艺过程不同,原材料不均以及工艺的间歇性等,在不同时间内,即使是同种工业废水,其水质情况的变化也十分明显。
对于这种变化很大的水样,需仔细设置采样点和采样方法,才能使所取样品有代表性。为了使所设置的采样点合适,布点前应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例如,查清工业的用水量(主要包括工业用水量、工业用水中的循环用水量、废水排放量),查明工业废水的类型和排污去向(车间、工厂或地区排污口数量和位置,工业废水是直接进入还是通过渠道排入江河湖海中等)。
一般在工厂总排污口处布点取样,这种水样适于监测悬浮物、硫化物、挥发性酚、石油和铜、锌、氟及其无机化合物等二类污染物。为了监测汞、镉、砷、铅及其无机化合物,六价铬,有机氯和强致癌物等一类污染物,则应在车间或车间设备出口处布点取样。对于有处理设施的工厂,还应在处理设施的进口和出口处布点取样,这样可了解处理效果。
采集废水样品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间隔式等量取样:通常在一昼夜内每隔一定的时间采集相等量的水样混匀,这种方式适于废水流量比较恒定的情况。
(2)平均比例取样:如果废水流量不恒定,则需根据不同流量按比例采集样品,即流量大时多取

参考解析:
【简答题】
[7/18]水样的保存
参考答案: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和化学作用能引起水样组分的变化;有些物质的聚合、解聚合作用也能引起水样的变化;胶体的絮凝和沉淀的吸附作用也能引起水样组分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有的很迅速,有的则比较缓慢。
完全不损失的样品保存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为了尽量减少水样组分的变化,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力求缩短从采样到分析之间的时间间隔。采集水样后应尽快进行分析,相隔的时间越短,分析结果越能代表取水样所属水体的水质情况。如来不及分析,则应根据不同检验项目的要求,采取不同的保存方法。保存样品时总希望能尽量减慢微生物的作用,尽量减慢化合物与络合物的水解作用,尽量减少组分的挥发损失。
对于那些易受微生物分解、易氧化而发生变化的水样,应放在冷库、低温室等在4℃以下的阴暗处保存,也可加一些防腐剂,如氯化汞(每升加20~60mg),苯、甲苯或氯仿(每升加0.5~1ml)等起到抑制微生物的作用;为了减少金属离子的水解和与容器壁发生吸附交换等,需将水样用酸酸化,通常每升水加5ml浓硝酸;对于有些金属离子,比如Cr+6,就不能保存酸化样品,而应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保存,因为在酸性溶液中Cr+6可转化成Cr+3。我们还发现水中的钼在中性或天然pH下远比酸性溶液中稳定。总之,由于水样的性质不同,检验项目的要求不同,对水样的保存方法也各不相同。水样保存的期限既取决于水样的性质,又取决于保存条件和测定项目的要求。各种不同水样的保存条件、保存期限见表1-2、表1-3。

参考解析:
【简答题】
[8/18]样品管理与运输
参考答案:

1.样品管理除用于现场测定的样品外,大部分水样都要运回实验室进行分析,在水样运输和实验室检测过程中应保证其性质稳定、完整、不受玷污、损坏和丢失。采集的水样应有采样标签和采样记录,注明水样编号、采样者、采样日期、采样时间、采样地点、水样体积、数量、保存方法、水样采集点周边状况、气温、水温、需检测指标等信息。
2.样品运输样品装箱运输前应逐一核对样品标签、采样记录,检查容器是否盖好或封好,用于检测油类的水样不能用蜡封;然后按照冷藏、保温、常温等分类装箱;做好防震、防碰撞等衬垫工作等。夏季应注意运输时间不宜过长,同时注意防止样品温度过高,导致水中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尤其应注意微生物学检测水样的保存条件;冬季应避免水样在运输过程中结冰,影响检测结果。

参考解析:
【简答题】
[9/18]甲型H1N1流感病毒标本的采集、处理及运输
参考答案:

(一)标本的采集种类和要求
1.推荐采集的呼吸道标本种类:疾病发病后应尽快采集如下标本:鼻拭子、咽拭子、鼻腔吸取物、鼻腔冲洗液等,以及急性期(病后1周内)和恢复期血清(病后3~4周)标本。实施气管插管的病人也应收集气管吸取物。标本应置于无菌病毒采样液,并立即用冰块或冰排保存或置于4℃(冰箱),并马上送至全国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或"传染病监测技术平台"项目相关网络实验室(以下简称"各网络实验室")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病原学检测。不具备检测能力的省份,应按照生物安全的有关规定,尽快将标本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检测。(临床样品采集人员及实验室检测人员的感染控制指导请见相关文件。)采样同时填写疑似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例标本采样单(附表1)。
2.拭子的选择:采集标本应使用头部为合成纤维的拭子(例如聚酯纤维),用铝或塑料做柄。不推荐棉拭子和木柄。标本采集管应包含3ml病毒采样液(含有蛋白质稳定剂,阻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抗生素,缓冲液)。
(二)临床标本储存要求
保存在4℃(不能超过4天)或者﹣70℃或﹣70℃以下。有条件的实验室均应保存在﹣70℃或﹣70℃以下。不应保存在﹣20℃。
(三)标本的分装处理
标本送至实验室后,立即进行处理,避免反复冻融。将原始标本分为3份,一份用于核酸检测,一份用于病毒分离,一份保存待复核。
(四)标本的运输
疑似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例列为A类,用UN2814包装运输。填写疑似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例标本送检单(附表1、附表2)。
附表:
附表1疑似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例标本采样单
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发病日期、标本种类、标本量(g或ml)、采集日期、备注
※选项:A鼻咽拭子、B鼻咽吸取物、C鼻腔冲洗液、D鼻腔吸取物、E气管吸取物、F其他(如为其他,请在表格中注明)
※采集人员、采集单位(盖章):
附表2疑似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例标本送检单
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发病日期、标本种类、标本量*(g或ml)、采集日期、备注
※选项:A鼻咽拭子、B鼻咽吸取物、C鼻腔冲洗液、D鼻腔吸取物、E气管吸取物、F其他(如为其他,请在表格中注明)
*标本量:如果同一份标本有多个包装请注明。
※填表人员、送样时间、单位(盖章):

参考解析:
【简答题】
[10/18]食品检验样品的制备和保存
参考答案:

因为采样得到的样品数量不能全用于检验,必须再在样品中取少量样品进行检验。检验样品的制备可使用四分法。
即将各个采集回来的样品进行充分混合均匀后,堆为一堆,从正中画"十"字,再将"十"字的对角两份分出来,混合均匀再从正中画"十"字,这样直至达到所需要的数量为止即为检验样品。
采取的样品,为了防止其水分或挥发性成分散失以及其他待测成分含量的变化(如光解、高温分解、发酵等),应在短时间内进行分析。如果不能立即分析或是作为复验和备查的样品,则应妥善保存。
制备好的样品应放在密封洁净的容器内,置于阴暗处保存;并应根据食品种类选择其物理化学结构变化极小的适宜温度保存。对易腐败变质的样品保存在0~5℃的冰箱里,但保存时间也不宜过长。有些成分,如胡萝卜素、黄曲霉毒素B1、维生素B1等,容易发生光解,以这些成分为分析项目的样品,必须在避光条件下保存。特殊情况下,样品中可加入适量的不影响分析结果的防腐剂,或将样品置于冷冻干燥器内进行升华干燥来保存。
此外,样品保存环境要清洁干燥,存放的样品要按日期、批号、编号摆放,以便查找。
按采样规程采取的样品往往数量较多,颗粒较大,而且组成也不十分均匀。为了确保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必须对采集到的样品进行适当的制备,以保证样品十分均匀,使在分析时采取任何部分都能代表全部样品的成分。
样品的制备是指对采取的样品进行分取、粉碎、混匀等处理工作。样品的制备方法因产品类别不同而异。
1.液体、浆体或悬浮液体:一般将样品摇匀,充分搅拌。常用的简便搅拌工具是玻璃搅拌棒,还有带变速的电动搅拌器,可以任意调解搅拌速度。
2.互不相溶的液体(如油与水的混合物):应首先使不相溶的成分分离,然后分别进行采样;再制备成平均样品。
3.固体样品:应用切细、粉碎、捣碎、研磨等方法将样品制成均匀可检状态。水分含量少、硬度较大的固体样品(如谷类)可用粉碎机或研钵磨碎并均匀;水分含量较高、韧性较强的样品(如肉类)可取可食部分放入绞肉机中绞匀,或用研钵研磨;质地软的样品(如水果、蔬菜)可取可食部分放入组织捣碎机中捣匀。各种机具应尽量选用惰性材料,如不锈钢、合金材料、玻璃、陶瓷、高强度塑料等。
为控制颗粒度均匀一致,可采用标准筛过筛。标准筛为金属丝编制的不同孔径的配套过筛工具,可根据分析的要求选用。过筛时,要求全部样品都通过筛孔,未通过的部分应继续粉碎并过筛,直至全部样品都通过为止,而不应该把未过筛的部分随意丢弃,否则将造成食品样品中的成分构成改变,从而影响样品的代表性。经过磨碎过筛的样品,必须进一步充分混匀。固体油脂应加热熔化后再混匀。
4.罐头:水果罐头在捣碎前必须清除果核;肉禽罐头应预先清除骨头;鱼类罐头要将调味品(葱、辣椒及其他)分出后再捣碎。常用捣碎工具有高速组织捣碎机等。
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易挥发性成分的逸散和避免样品组成和理化性质发生变化。作微生物检验的样品,必须根据微生物学的要求,按照无菌操作规程制备。所采样品在分析之前应妥善保存,不使样品发生受潮、挥发、风干、变质等现象,以保证其中的成分不发生变化。检品采集后应迅速化验。检验样品应装入具有磨口玻璃塞的瓶中。易于腐败的食品,应放在冰箱中保存,容易失去水分的样品,应首先取样测定水分。一般样品在检验结束后应保留1个月,以备需要时复查,保留期限从检验报告单签发日起计算;易变质食品不予保留;保留样品应加封存放在适当的地方,并尽可能保持其原状。感官不合格产品不必进行理化检验,直接判为不合格产品。
采样后应尽最大可能保持食品原有状态,迅速交与实验室进行分析,若不能及时进行分析时,应根据样品的不同类别、性质,采用相应的包装容器和条件进行保存。保存场所应通风良好,不潮湿、无污染,样品间无交叉影响(表1-5)。

参考解析:
刷刷题-刷题-导入试题 - 刷刷题刷刷题-刷题-导入试题 - 刷刷题刷刷题-刷题-导入试题 - 刷刷题
刷刷题-刷题-导入试题 - 刷刷题
刷刷题-刷题-导入试题 - 刷刷题
刷刷题-单词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