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1/117]人教版高中必修教材“名著导读”共选十部中外名著,每册安排两部。导读内容包括“背景介绍”“作品导读”和“思考与探究”三个部分。其所推荐名著涉及古今中外名...
A.
名著学习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意义重大,应规定学生课内外均要大量反复阅读
B.
以“名著导读”部分所推荐的作品为重点,依据学情适当增补推荐作品
C.
利用两周时间集中完成名著导读部分的学习,以迅速取得此专题的教学成果
D.
课内学习计划的文章足以丰富学生阅读,能提升学生阅读鉴赏的能力,名著导读可忽略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应该得到培养,但不可过分增加学生课业负担,排除A;教师对学生的精心引导关系到学生对名著阅读部分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应注重教学质量,不能以速度取胜,排除C;“名著导读”教学不一定花大量课时,可在课外自主安排,但不可全盘忽略,排除D。
【单选题】
[2/117]在学习完《逍遥游》一课后,教师指导学生归纳虚词“而”字的用法,四位学生分别给出了以下答案,请从中选出答案错误的一项()。
D.
学生丁: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连词,表并列)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单选题】
[3/117]学习朱自清《背影》中描写父亲背影的语段时,教师直接播放影视片段来呈现这个画面。对这一教学资源应用的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无
【单选题】
[4/117]学习《登高》,教师把“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作为教学的难点。以下对该教学设计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登高》沉郁顿挫的风格和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由于概括性较强和写作背景距学生较远,理解上有困难,故作为难点是恰当的;但并不能据此推出教学目标即可完成,故C项表述不当,当选。
【单选题】
[5/117]老师在讲解短语这一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短语的类型,出示“海洋、飞跑、傍晚、书本”一组词,让学生指出短语类型。下同学的回答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无
【单选题】
[6/117]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的课内学习计划包含“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阅读鉴赏”是这套教科书的主体。阅读的课文,以名家...
A.
为了应试争取复习时间,利用两周集中完成整本书“阅读鉴赏”部分的学习
B.
在学习单元课文内容时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备教材、备课堂、备学生
C.
根据该部分内容,认真完成全部课文的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D.
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反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引导其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每册由4个单元组成,学习重点各有不同,应分别讲解清楚,培养学生相应的语言运用能力。不能缩短时间集中学习,重教学进度而轻教学质量。
【单选题】
[7/117]学习周敦颐《爱莲说》一文,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特意利用多媒体出示了几张莲花的美图。对于这一教学资源利用的分析,下列说法...
A.
图片展现了莲花的真实景象,妨碍学生对莲花的特点的掌握
B.
将莲的抽象特点直观化、形象化,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
D.
对学生理解课文作用不大,属于无效的教学手段的运用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出示莲花的图片,是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莲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高洁道德品格,将莲花抽象的特点变得直观、形象,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作者对于莲花的赞美之因和喜爱之情,属于有效教学手段的运用。
【单选题】
[8/117]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教师为引导学生学会人物描写,播放了《红楼梦》中王熙凤出场的视频片段,对这一教学资源的分析,恰当的是()。
A.
通过视频片段,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人物形象的塑造
C.
有效利用多媒体资源,使学习知识的过程更富有趣味性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题干中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做法符合学习知识点的需求,有助于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学会知识,使教学过程趣味化。
【单选题】
[9/117]教师在讲解高中语文必修(5)《逍遥游》一课时,有如下一段话:“《逍遥游》选自《庄子》,《庄子》是先秦说理文中最有价值的一部作品。其中……等都是阐发作者...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A项语出《孟子》,B项语出《老子》,D项语出《韩非子》,它们均是先秦说理名著。C项语出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单选题】
[10/117]以下是一位教师语言训练课实录(节选),阅读并按要求答题。师:这节课我想送给大家一件礼物。生(兴奋):什么呀?师(从背后拿出一朵玫瑰花,置于胸前):用一...
D.
教学关注了学生的兴趣发展与情感体验,能够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