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职业搜题刷题APP
下载APP
首页
课程
题库模板
Word题库模板
Excel题库模板
PDF题库模板
医考护考模板
答案在末尾模板
答案分章节末尾模板
题库创建教程
创建题库
登录
logo - 刷刷题
创建自己的小题库
搜索
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题库 - 刷刷题
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题库
题数
18
考试分类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
售价
¥5
手机预览
收藏
分享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
分享QQ
微信扫一扫
微信内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
去刷题
简介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
...更多
0道
0道
0道
章节目录
题目预览(可预览10题)
【简答题】
[1/18]简述乙肝病毒免疫标志物
参考答案:

乙肝病毒免疫标志物包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包括抗-HBc总抗体和抗-HBcIgM抗体)。
【参考值】
均为阴性。
【临床意义】
见表10-1。

参考解析:
【简答题】
[2/18]简述血、尿、粪常规-血常规
参考答案:

1.红细胞(RBC.计数
参考值成
年男性:(4.5~5.5)×1012/L。
成年女性:(4.0~5.0)×1012/L。
新生儿:(6.0~7.0)×1012/L。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
①增加见于新生儿、高原居民。
②减少见于生理性贫血,如妊娠后期和某些年老者。
(2)病理性变化
①增加见于各种原因的脱水造成血液浓缩患者;先天性发绀性心脏病和肺心病代偿性红细胞增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②减少见于病理性贫血,如造血不良(再生障碍性贫血),过度破坏(溶血性贫血)和各种原因的失血。
2.血红蛋白(HGB.
参考值
成年男性:120~160g/L。
成年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临床意义
见红细胞计数。
3.白细胞(WBC.计数与白细胞分类(DC.
参考值
(1)白细胞(WBC.计数
成人:(4.0~10.0)×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2)白细胞分类(DC.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01~0.0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7。
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
嗜碱性粒细胞:0~0.01。
淋巴细胞:0.2~0.4。
单核细胞:0.03~0.08。
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
①增加见于急性感染、急性创伤、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和白血病。
②减少见于某些感染(如伤寒或某些病毒感染)、再障、某些理化因素的损害、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
(2)淋巴细胞
①增多见于某些急性传染病(如风疹、腮腺炎、百日咳等)、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肾移植术后、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②减少见于主要见于放射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3)嗜酸性粒细胞
①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急性传染病(除猩红热外)、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②减少见于伤寒和副伤寒、术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4)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可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5)单核细胞增多见于某些感染(结核、伤寒、疟疾、心内膜炎),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参考解析:
【简答题】
[3/18]简述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
参考答案:

1.脑脊液常规
【参考值】
(1)性状无色、透明水样液体。
(2)蛋白定性试验(Pandy)阴性。
(3)细胞计数及分类成人(0~10)×106/L,儿童(0~8)×106/L,淋巴细胞占70%,单核细胞占30%。
【临床意义】
(1)性状
①红色见于穿刺出血、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出血。
②黄色见于陈旧出血、脑脊髓肿瘤及黄疸患者。
③米汤样由白(脓)细胞增多所致,见于化脓性脑膜炎。
④微绿色由绿脓杆菌感染所致。
⑤褐色或黑色见于脑膜黑色素细胞瘤。
(2)蛋白定性试验阳性
①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如脑(膜)炎、出血和中毒。
②脑脊液循环障碍,如脑脊髓肿瘤、粘连等。
③鞘内免疫球蛋白合成增加,如神经性梅毒和多发性硬化症。
(3)细胞增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脑寄生虫病;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出血。
2.脑脊液生化
【参考值】
蛋白定量:0.2~0.45g/L。
葡萄糖:2.5~4.5mmol/L,脑脊液血浆葡萄糖比率0.3~0.9。
氯化物:120~130mmol/L。
【临床意义】
(1)脑脊液蛋白定量升高的临床意义同蛋白定性。
(2)脑脊液葡萄糖减少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脑膜肿瘤及其他脑膜炎。
(3)脑脊液氯化物降低主要见于结核性脑膜炎。

参考解析:
【简答题】
[4/18]简述痰液检验-一般检查
参考答案:

1.颜色【参考值】无色或灰白色。【临床意义】(1)咖啡色多见于肺吸虫病、阿米巴肺脓肿。(2)黄色或黄绿色呼吸系统化脓感染。(3)绿色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感染、肺癌等。(4)红色肺结核等。
2.性状【参考值】稍黏稠状。【临床意义】(1)浆液脓性肺组织坏死、支气管哮喘、肺脓肿。(2)黏液性支气管哮喘、大叶性肺炎等。(3)血性肺结核、肺吸虫、支气管扩张、肺梗死、肺癌。(4)脓性肺脓肿、穿透性脓胸、支气管扩张。

参考解析:
【简答题】
[5/18]简述凝血功能检查
参考答案:

一、PT检测【参考值】手工法为11~13s。超过正常对照值3s以上为异常。【临床意义】PT是外源性凝血系统较为灵敏和最为常用的筛选试验。(1)PT延长见于因子Ⅰ、Ⅱ、Ⅴ、Ⅶ、Ⅹ缺乏,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严重肝病、维生素K缺乏、纤溶亢进、DIC、使用抗凝药物和异常抗凝血物质等。(2)PT缩短见于高凝血状态(如DIC早期)、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多发性骨髓瘤等。
二、APTT检测【参考值】手工法为31~43s。超过正常对照值10s以上为异常。【临床意义】APTT是内源性凝血系统较为灵敏和最为常用的筛选试验。(1)APTT延长见于因子Ⅻ、Ⅺ、Ⅸ、Ⅷ、Ⅹ、Ⅴ、Ⅱ、PK、HMWK和纤维蛋白原缺乏,尤其用于因子Ⅷ、Ⅸ、Ⅺ缺乏以及其抗凝物质增多。也用于检测普通肝素和诊断狼疮抗凝物质的常用试验。(2)APTT缩短见于血栓性疾病和血栓前状态。
三、血浆纤维蛋白原【参考值】2~4g/L。【临床意义】(1)增高见于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传染病、风湿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灼伤、多发性骨髓瘤、休克、大手术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急性感染、恶性肿瘤、血栓前状态等。(2)降低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和肝硬化、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参考解析:
【简答题】
[6/18]简述肝功能
参考答案:

1.血清转氨酶,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参考值】ALT:5~40U/L(连续监测法)。AST:8~40U/L(连续监测法)。【临床意义】ALT和AST增高见于下列情况。①肝胆疾病如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活动期、肝癌、脂肪肝、胆囊炎和胆管炎。②心肌损伤如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肌炎。③骨骼肌损伤如多发性肌炎。④药物及中毒性肝脏损害如药物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炎(后者AST升高更明显)。
2.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参考值】连续监测法成人为40~110U/L,儿童小于250U/L。【临床意义】(1)病理性升高肝胆疾病,主要为肝内、外胆管阻塞性疾病;骨骼疾病。(2)生理性升高见于生长期儿童和妊娠中晚期。
3.γ-谷氨酰转移酶(GGT)【参考值】连续监测法(37℃)男性为11~50U/L,女性为7~32U/L。比色法男性为3~17U/L,女性为2~13U/L。【临床意义】增高见于下列情况。①胆道阻塞性疾病,肝内、肝外胆管阻塞性疾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②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变。③药物及中毒性肝脏损害,如药物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炎。
4.蛋白代谢检查【参考值】血清总蛋白60~80g/L,白蛋白40~55g/L,球蛋白20~30g/L,A/G比值为(1.5~2.5):1。【临床意义】(1)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升高血清水分减少,总蛋白和白蛋白浓度升高。(2)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减低肝细胞损害,合成减少;营养不良;丢失过多,如肾病综合征;消耗增加,如重症结核、甲亢及晚期肿瘤等。(3)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升高主要为M蛋白血症。(4)血清球蛋白减低生理性,如小于3岁的幼儿;免疫功能抑制;先天性的低γ球蛋白血症。
5.胆红素代谢检查【参考值】血清总胆红素(STB.5.1~17.1μmol/L,血清结合胆红素(CB.1.7~6.8μmol/L。【临床意义】(1)STB为17.1~34.2μmol/L,为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溶血性黄疸通常STB<85.5μmol/L,肝细胞黄疸通常STB<17μmol/L,阻塞性黄疸STB>17μmol/L。(2)CB/STB<20%提示溶血性黄疸,20%~50%为肝细胞性黄疸,>50%为阻塞性黄疸。

参考解析:
【简答题】
[7/18]简述心肌坏死标志物
参考答案:

一、肌酸激酶(CK)【参考值】男性:38~174U/L。女性:26~140U/L。【临床意义】(1)增高①急性心肌梗死CK是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灵敏指标之一。在发病3~8h明显增高,峰值在10~36h,3~4天恢复正常。②心肌炎和肌肉疾病心肌炎和各种肌肉疾病,如多发性肌炎、横纹肌溶解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重症肌无力时明显增高。③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出现再灌注,导致CK活性增高,使峰值时间提前。④手术心脏手术或非心脏手术后均可导致CK升高。(2)降低见于长期卧床、甲亢、激素治疗等。
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参考值】<5%。【临床意义】CK-MB增高见于如下疾病。①急性心肌梗死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CK,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一般在发病后3~8h明显增高,9~30h达高峰,48~72h恢复正常。②其他心肌损伤见于心绞痛、心包炎、慢性心房颤动、安装起搏器等。③肌肉疾病及手术骨骼肌疾病时CK-MB也升高,但多小于6%。
三、乳酸脱氢酶(LDH)【参考值】104~245U/L。【临床意义】①心脏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时8~18h开始增高,24~72h达峰值,持续6~10天。②肝脏疾病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阻塞性黄疸以及心力衰竭和心包炎时的肝瘀血等显著升高。③恶性肿瘤恶性淋巴瘤、肺癌、结肠癌、乳腺癌、胃癌、宫颈癌等明显升高。④其他贫血、脑梗死、骨骼肌损伤、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休克、肾脏病等明显升高。
四、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参考值】0.02~0.13μg/L,>0.2μg/L为临界值,>0.5μg/L可以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意义】①诊断急性心肌梗死cTnT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确定性标志物。发病后3~6h增高,10~24h达峰值,峰值为参考值的30~40倍,持续10~15天恢复正常。②判断微小心肌损伤对诊断微小心肌损伤和不稳定型心绞痛预后有重要价值。③预测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cTnT增高提示预后不良或发生猝死的可能性大。④其他cTnT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是否出现冠状动脉再灌注以及评价围术期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心肌受损的较好指标,钝性心肌外伤、心肌挫伤、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心肌损伤、药物损伤、严重脓毒血症所致左心衰竭时cTnT也可升高。
五、心肌肌钙蛋白I(cTnl)【参考值】<0.2μg/L,>1.5μg/L为临界值。【临床意义】①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与cTnT无显著差异,但有较低的初始灵敏度和较高的特异性。发病后3~6h增高,14~20h达峰值,5~7天恢复正常。②判断微小心肌损伤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Tnl升高,提示心肌有小范围梗死。③其他急性心肌炎患者低水平升高。
六、肌红蛋白(MB.【参考值】50~85μg/L,>75μg/L为临界值。【临床意义】①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作为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指标,发病后30min至2h可增高,5~12h达到高峰,18~30h恢复正常。②判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情如果持续增高或反复波动,提示心肌梗死持续存在,或再次发生梗死以及梗死范围扩展等。③其他见于骨骼肌损伤,如急性肌肉损伤、肌病及休克、急慢性肾衰竭。

参考解析:
【简答题】
[8/18]简述血、尿、粪常规-粪便
参考答案:

1.颜色【参考值】黄褐色,婴儿为金黄色或黄绿色。【临床意义】(1)黑色上消化道出血、服中药、铁剂、药用炭(活性炭)等。(2)鲜红色下消化道出血,如痢疾、痔、肛裂等。(3)灰白色胆道阻塞、胆汁缺乏、服用钡剂等。(4)绿色食用大量绿色蔬菜、婴儿消化不良等。(5)果酱色见于阿米巴痢疾及细菌性痢疾。
2.性状【参考值】正常人为软便且成形,婴儿便是糊状。【临床意义】(1)脓血便多见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2)黏液便见于肠炎、阿米巴痢疾和细菌性痢疾、急性血吸虫病、结肠癌。(3)米汤样便见于霍乱或副霍乱等。(4)蛋花样便多见于婴儿消化不良。(5)羊粪样粒便见于痉挛性便秘。(6)水样便见于消化不良、急性肠炎。
3.显微镜检验【参考值】无红细胞、虫卵、原虫,偶见少量白细胞或上皮细胞。【临床意义】(1)红细胞增多多见于肠炎、痢疾、结肠肿瘤、息肉等。(2)白细胞增多常见于过敏性肠炎、肠寄生虫病、细菌性痢疾。(3)寄生虫卵多见于肠道及肝胆寄生虫病人,如蛔虫病等。(4)巨噬细胞见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5)肠黏膜上皮细胞肠道炎症时增多。(6)肿瘤细胞见于乙状结肠癌、直肠癌。(7)寄生虫卵常见蛔虫卵、钩虫卵、蛲虫卵等。(8)原虫类如阿米巴、滴虫、梨形鞭毛虫等。(9)结晶检测到尖梭形结晶,又称夏科雷登结晶,见于阿米巴痢疾、过敏性疾病等。(10)食物残渣检测出大量脂肪颗粒、肌肉纤维,见于消化不良、胰腺疾病等。
4.粪便隐血试验(OB.【参考值】正常粪便OB阴性。【临床意义】隐血阳性:消化道溃疡,呈间歇性;消化道肿瘤,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其他任何导致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或疾病,如药物、肠结核、Crohn病等。
5.胆色素检查【参考值】健康人粪便内含粪胆素,升汞试验呈阳性反应。【临床意义】在胆总管阻塞时,粪便中粪胆素试验随着阻塞程度的不同,呈弱阳性或阴性反应,呈阴性反应时大便常呈陶土色,有助于完全阻塞性黄疸的诊断。在溶血性疾病时,粪更中粪胆原、粪胆素含量增多,大便常呈深黄色,留3天粪便做粪胆原定量检测有助于诊断。

参考解析:
【简答题】
[9/18]简述肿瘤标志物
参考答案:

一、甲胎蛋白(AFP)【参考值】<25μg/L。【临床意义】①原发性肝癌增高,诊断阈值为超过300μg/L。②生殖腺胚胎癌、胃癌或胰腺癌时,血中AFP含量也可升高。③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时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④妊娠3~4个月,孕妇AFP开始升高,7~8月达高峰,以后下降。
二、癌胚抗原(CEA.【参考值】<5μg/L。【临床意义】①CEA升高主要见于胰腺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胃癌、肺癌等;病情好转时,浓度下降,病情加重时可升高。②结肠炎、胰腺炎、肝脏疾病、肺气肿及支气管哮喘等也常见轻度升高。③大量吸烟的人可以升高。
三、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参考值】ER<20pmol/ml。PR<50pmol/ml。【临床意义】ER、PR在大量激素的作用下,可影响妇科肿瘤的发生和发展。ER阳性率在卵巢恶性肿瘤中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及良性肿瘤,而PR则相反,说明卵巢癌的发生与雌激素的过度刺激有关,导致其相应的ER过度表达。不同分化的恶性肿瘤,其ER、PR的阳性率也不同。卵巢恶性肿瘤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PR阳性率也随之降低;同样,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ER、PR阳性率在高分化肿瘤中阳性率明显较高。
四、糖链抗原19-9(CA19-9)【参考值】<3.7万单位/升。【临床意义】胰腺癌、肝胆和胃肠道疾病时血清CA19-9明显升高。①目前认为,CA19-9是胰腺癌的首选标志物。②对于肝胆和胃肠道癌,无早期诊断价值。③连续检测对病情进展、手术疗效、预后估计及复发诊断有重要价值。④急性胰腺炎、胆汁淤积性胆管炎、胆石症、急性肝炎、肝硬化等,也有不同程度升高。⑤结合CEA检测,对胃癌诊断价值较大。
五、癌抗原125(CA125)【参考值】<3.5万单位/升。【临床意义】①卵巢上皮癌CA125水平明显升高,对诊断卵巢癌有较大临床价值,尤其对观察治疗效果和判断复发较为灵敏。②盆腔肿瘤的鉴别。③宫颈癌、乳腺癌、胰腺癌、胆道癌、肝癌、胃癌、结肠癌、肺癌等也可呈阳性反应。④良性卵巢瘤、子宫肌瘤有时也会增高。⑤肝硬化失代偿期明显增高。⑥孕早期也可升高。

参考解析:
【简答题】
[10/18]简述血气分析
参考答案:

1.动脉血氧分压(PaO2
【参考值】
80~100mmHg。
【临床意义】
判断机体是否缺氧及程度。
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参考值】
35~45mmHg。
【临床意义】
(1)判断呼吸衰竭的类型和程度。
(2)判断是否有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
(3)判断代谢性酸碱平衡失调的代偿。
(4)判断肺泡通气状态。
3.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参考值】
95%~98%。
【临床意义】
SaO2与PaO2相关的氧合曲线呈S形。PaO2在60mmHg以上,曲线平坦,即使氧分压有大幅度变化时,SaO2
变化很小,从而掩盖了缺氧潜在危险。温度、PaCO2
及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增高时,氧合曲线右移,上述因素降低时氧合曲线左移。pH影响氧合曲线与上述因素相反。
4.血液酸碱度(pH)
【参考值】
7.35~7.45。
【临床意义】
pH<7.35为失代偿酸中毒,即酸血症;pH>7.45为失代偿碱中毒,即碱血症。
5.碳酸氢根(HCO

【参考值】
包括实际碳酸氢根(AB.和标准碳酸氢根(SB.,AB为22~27mmol/L,正常人AB和SB相同。
【临床意义】
SB是血标本在体外经过标化、PaO正常时测得,不受呼吸因素影响,受肾脏调节,被认为能够准确反应代谢性酸碱平衡的指标。AB受呼吸性和代谢性双重因素影响。呼吸性酸中毒时,肾脏代偿HC03增加,AB>SB。呼吸性碱中毒时,肾脏代偿HCO减少,AB减少,AB=SB<正常值;代谢性碱中毒时,HCO增加,AB=SB>正常值。
6.全血缓冲碱(BB.
【参考值】
45~55mmol/L。
【临床意义】
代谢性酸中毒时,BB减少,代谢性碱中毒时,BB增加。
7.二氧化碳结合力(CO2
CP)
【参考值】
22~31mmol/L。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与SB相同。
8.剩余碱(BE.
【参考值】
±2.3mmol/L。
【临床意义】
当BE为正值时,说明缓冲碱增加,BE为负值时,说明缓冲碱减少。临床意义与SB相同,但由于反应系总的缓冲碱变化,故较SB更全面。

参考解析:
刷刷题-刷题-导入试题 - 刷刷题刷刷题-刷题-导入试题 - 刷刷题刷刷题-刷题-导入试题 - 刷刷题
刷刷题-刷题-导入试题 - 刷刷题
刷刷题-刷题-导入试题 - 刷刷题
刷刷题-单词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