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常规机械设计相比,摩擦学设计的主要区别如表。着眼于表面特性的设计是摩擦学设计最主要的特点。
它是指磨损深度与原始表面粗糙度处于同一个数量级的磨损,由于其磨损量处于表面轮廓仪图形中磨损的起点级(Zerolevel),故称零磨损。
微动是发生于接触表面上极小振幅的运动。微动磨损是微动状态下材料接触表面的破坏过程。1992年,Zhou通过了大量试验证明每对摩擦副同时存在的材料的二类微动图:a,运行工况微动图;b,材料响应微动图。
在不改变珩磨头体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再浮动连接超声振动系统,使油石条附加上一个超声频的纵向振动,实现油石磨粒的脉冲珩磨,实现了在普通珩磨基础上附加了超声频的超声振动珩磨。
1)、两相对运动表面完全被润滑膜隔开;2)、摩擦力主要是油膜内部摩擦;3)、油膜厚度远大于粗糙度;4)、膜厚比表达式子;5)、油的粘度是主要因素
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如果将仿真分析和理论计算所具有的直观、快速和经济的特点体现体现在摩擦学研究中,将大幅度地促进摩擦学学科的发展。因此,如何基于特定的摩擦学系统,利用摩擦磨损的表面信息源,建立可信的摩擦学系统分析模型和零件寿命评价系统,将是摩擦学工作者长期探索的任务。
如图:
1)当粘度、速度太低、压力太高,轴承数ηv/p较小,处于边界润滑区(Ⅲ区),μ大、磨损大,对润滑起主要作用的是润滑油和表面的理化性能。2)当轴承数ηv/p增加,部分动力润滑增加,过渡到混合润滑(Ⅱ区),μ和磨损逐渐降低。3)轴承数ηv/p进一步增加至一定程度,油膜足以承担全部载荷,过渡到液体润滑,摩擦磨损极低,润滑性能取决于油的体相性能(如粘度)。
这是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还不足以克服摩擦表面上产生的切向阻力,因而还没有产生相对运动的一种摩擦状态。对于外力刚好能克服摩擦表面上的切向阻力,使物体刚刚产生相对运动的那一瞬间的摩擦状态,称为极限静摩擦。
表面膜包括水蒸气、二氧化碳、氯和硫在纯净表面的吸附膜和反应膜,这类膜能使摩擦系数降低。因为膜本身的剪切强度低于基体材料,滑动时剪切阻力小。而且还可以避免或减轻粘着现象,从而使摩擦系数减小。滑动摩擦系数的确定
1)表面几何形状的变化
2)表面结构的变化
3)表面成分的变化
4)表面膜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