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某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x,最低负价x-8, x+(x-8)=4, 解得x=+6, 最高正价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所以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 故选C. |
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小于18,A、C同主族且C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的两倍,则A为O,C为S;B、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D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则B为Na,D为Cl, A.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离子半径为C>D>A>B,故A正确; B.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稳定性为A>D>C,故B错误; C.B分别与A、C、D可形成四种化合物氧化钠、过氧化钠、硫化钠、氯化钠四种化合物,故C正确; D.B分别与A、C、D形成的化合物中过氧化钠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故D错误; 故选BD. |
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则A、B、C三种元素处于同一周期,1molA的单质与酸反应,能置换出1gH2,则A为金属,令A的化合价为x,根据电子转移守恒有x=1,A转化为具有氖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故A为钠元素;B的核外电子数比A多2个,则B为铝元素;C的质子数比B多4个,则C为氯元素. 即A为钠元素;B为铝元素;C为氯元素. (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Na,B为Al,C为Cl,答:A、B、C的元素符号分别为Na、Al、Cl; (2)A为钠元素,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氢气,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答:2Na+2H2O═2Na++2OH-+H2↑; (3)A为钠元素,C为氯元素,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反应方程式为2Na+Cl2
|
B |
图中曲线表示8种元素的原子序数(按递增顺序连续排列)和单质沸点的关系,H、I的沸点低于0℃,根据气体的沸点都低于0℃,可推断H、I为气体,气体元素单质为非气体,故为第三周期元素,则A为Na,B为Mg,C为Al,D为Si,E为P、G为S,H为Cl,I为Ar, (1)A为Na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故共有11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有4种不同能级的电子, 故答案为:11;4; (2)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电离方程式为:AlO2-+H++H2O⇌Al(OH)3⇌Al3++3OH-, 故答案为:AlO2-+H++H2O⇌Al(OH)3⇌Al3++3OH-; (3)NaF与 MgF2为离子晶体,SiF4为分子晶体,故SiF4的熔点低;Mg2+的半径比Na+的半径小,故MgF2的熔点比NaF高, 故答案为:NaF与 MgF2为离子晶体,SiF4为分子晶体,故SiF4的熔点低;Mg2+的半径比Na+的半径小,故MgF2的熔点比NaF高; (4)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Cl>S>P,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故HCl最稳定性, Na+、Mg2+、Al3+电子层结构相同,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Na+>Mg2+>Al3+, 故答案为:HCl;Na+>Mg2+>Al3+. |
AC |
B |
(1)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符号为N,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故答案为:N; (2)设元素B的核电荷数是a,C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b,因为阴离子B-与阳离子C+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相同,即核外电子数相同,所以a=18-1=17,b=18+1=19,则B-为Cl-,其结构示意图为: ,C为K原子, 其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4s1,故答案为: ;1s22s22p63s23p64s1. (3)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则E为Cu, 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 |
aXn-和bYm+两种单原子离子,它们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有a+n=b-m,故A、C错误; Xn-离子带n个负电荷,说明得到n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则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nX或XHn,故B正确; Ym+离子带m个正电荷,说明原子最外层有m个电子,形成的化合物中Y应为+m价,则氧化物的化学式为Y2Om或YO0.5m,故D错误, 故选B. |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