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主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注意"毛"是属于肺的,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而"发"属于肾,脾在体合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选项B中的"皮"是属于肺的,选项D中的"毛"也是属于肺的,所以可以排除。这种题目,需要答题时仔细分辨,内容还是基础概念,难度不高,但容易混淆出错。
用哲学的语言阐述精气学说,就是: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个物质就是"精气"。
性质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注于血脉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性质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的称为液。
阴盛格阳指阳气极端虚弱,阳不制阴,偏盛之阴盘踞于内,逼迫衰极之阳浮越于外,使阴阳不相维系,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究其本质是很重的虚寒证,但由于阴盛而格阳于外,却表现出假热之象,故称之为真寒假热证。故本题选B。
心主血脉,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流注全身。肝藏血,具有储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脾统血,可统摄血液在脉内运行,不使其逸出脉外;肾藏精,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以及机体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成分和脏腑代谢所化生的精微物质皆藏于肾,这为血的生成提供了本源;肺朝百脉,可使血液在此会聚,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交换后再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是肺气的运动在血液循行中的具体体现。故本题选E。
1.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阳跷脉和阴阳维脉。它们的分布不像十二经脉那样有规律,同脏腑没有直接的相互络属,相互之间没有表里关系,与十二正经不同,故称为奇经八脉。功能:1.进一步密切十二正经的联系。2.调节十二经的气血3.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等奇恒之府关系密切。2.冲脉为气血的要冲,调节十二经气血,有"十二经脉之海"之称,又为"血海",与妇女的月经密切相关;任脉总任一身之阴脉,有"阴脉之海"之称;另外"任主胞胎";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有"阳脉之海"之称;带脉约束纵行诸脉;阴维脉维络诸阴;阳维脉维络诸阳;阴阳跷脉有濡养眼目、司眼睑之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
1.痰: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所伤肺脾肾、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多为热灼成痰,随气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而筋骨皮肉,可形成多种病症如痰停于心则心悸,停于肺则咳喘吐痰,停于咽则咽中如有炙脔,为梅核气,停于胃则呕吐痰涎,停于头则清窍被蒙导致眩晕,此即无痰不作眩。2.饮: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所伤,肺脾肾及三焦气化功能失调,多属寒邪。饮留胃肠为痰饮;泛滥肌肤为溢饮;支撑胸肺为支饮;饮流胸胁为悬饮。饮多停于局部。3.瘀血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因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凝滞。气为血帅,气虚或气滞.不能推动血液的正常运行;或寒邪于客于血脉,使经脉收缩拘急,血液凝滞不畅;或热入营血,血热搏结等,均可形成瘀血。二是由于内外伤、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等原因造成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形成瘀血。瘀血失去正常的濡润作用,又影响全身或局部血液的运行,造成出血、癥积、疼痛。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临床表现为刺痛、固定、拒按、夜甚;肿块,肌表可见青紫肿胀,体内有块不移;出血,血色紫暗,有块;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舌紫暗等。4.疠气的致病特点:有发病急骤,病情较重,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等特点;避免过度安闲,不劳动及运动使人乏力。瘀血、痰饮是病理产物,反过来又影响全身或局部气血的运行造成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