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多见于30~50岁,女性多于男性,起病缓慢,疼痛以小关节多见,如腕、指间关节等对称分布,活动后可减轻,常伴有发热、贫血、血沉增快等。因此选C。
类风湿因子阳性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敏感性为60%~78%,特异性为86%,特异性较高。且该患者具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典型的表现对称性小关节肿痛伴晨僵。因此选B。
类风湿因子(RF)对RA诊断有局限性,但在诊断明确的RA中,RF滴度可判断其活动性。
1.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是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诊断标准:①晨起关节僵硬至少1小时(≥6周);②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6周);③腕、掌指关节或近侧指间关节肿(≥6周);④对称性关节肿(≥6周);⑤皮下结节;⑥手X线片显示有骨侵蚀或有明确的骨质疏松;⑦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32)。类风湿因子阳性只能作为参考,确认本病需具备4条或4条以上标准,本患者符合类风湿诊断标准,故选B。2.类风湿关节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治疗目的是减轻关节肿痛和关节外的症状;控制关节炎的发展,防止和减少关节的破坏,保持受累关节的功能;促进已破坏的关节骨的修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改变病情抗风湿药,如青霉胺、雷公藤、金制剂等;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其中非甾体抗炎药是改善关节症状的常用药。故选B。
患者首先考虑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影像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关节病变的分期、监测病变的演变均很重要。故选A。
1.类风湿关节炎X线检查分为4期。Ⅰ期: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阴影,关节端骨质疏松;Ⅱ期:关节间隙变窄;Ⅲ期:关节面出现虫蚀样改变;Ⅳ期:关节半脱位和关节破坏后的纤维性和骨性强直。本例双手X线提示骨质疏松(I期)、关节间隙变窄(Ⅱ期)、腕关节骨性融合强直(Ⅳ期),由于Ⅳ期是由I期、Ⅱ期发展而来,故本例应诊断为Ⅳ期,答案为D。2.本例不同部位的关节病变分别为Ⅰ、Ⅱ、Ⅳ期,其中Ⅳ期病变药物治疗无效。其Ⅰ、Ⅱ期病变的治疗首选"非甾体抗炎药+改变病情抗风湿药",改变病情抗风湿药一般首选甲氨蝶呤,它有修复骨破坏的作用。柳氮磺吡啶、雷公藤总苷、金诺芬虽然都属于改变病情抗风湿药,但都不是首选药物。轻症病例一般都不使用糖皮质激素,因长期使用副作用严重。故答案为E。
类风湿关节炎多见于青壮年,起病缓慢,疼痛以小关节多见,如腕、指间关节等对称分布,活动后可减轻,常伴有晨僵、发热、贫血、血沉增快等。因此选C。
类风湿关节炎实验室检查:活动期白细胞增高,偶尔血小板增高,血沉增快,类风湿因子阳性约占80%。抗核抗体是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检测的敏感指标,阴性基本可排除该病。因此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