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随机法。
2.配对法。
3.排除法。
4.纳入法。
抽样精度是影响样本规模的首要因素。抽样精度越高,样本规模也越大。对较大总体,在给定精度的条件下,总体规模与样本规模之间是一种非线性关系,样本增大并不会带来精度的线性增长。
总体标准差是反映总体元素间异质性程度的指标。给定抽样精度,总体异质性程度越小,样本规模也越小,代表性越好。此外,研究者的财力、物力、人力和研究计划要使用的时间长短对样本规模都会有影响。
社会趋同论:是一些学者用来解释不同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遵循同一规律的理论。最早由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于1961年提出。
社会趋同论的基本观点: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尽管不同的社会起点、社会制度、具体条件不尽相同,但都会经历同样的过程,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民主化、城市化、世俗化。经过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不同国家在许多方面变得越来越相似。
评价:社会趋同论认为社会变迁是由工业化、科学技术进步引起的。由于工业化、科学技术的进步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所以无论什么国家和社会,只要现代化达到一定的水平,就会出现相似的特征;没有看到社会趋异是更重要的方面。在趋同中也包含一些不同。
符号相互作用论是一种解释人们相互作用的发生、作用方式与特征。强调人类交往中的象征、符号和意义的重要性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们相互作用得以发生的媒介符号。人们通过运用大家都能够懂的、表示共同意义的符号进行交往与沟通;语言是主要的符号系统,人们的交往主要借助语言进行;社会学家布卢默总结了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观点:第一人们是根据他们赋予客观事物的意义来决定他所采取的行动的。
第二,人们所赋予事物的意义是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三,人们在交往时对所处的环境总是不断地进行一种内部的解释,以便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一个整体看待;社会学的研究是从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入手的;社会学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社会学的整体观、系统观和以社会关系、社会行为入手的方法论,导致社会学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内部、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去进行研究;社会学非常重视社会调查研究。
社会失范是指社会失去行为规范而出现的反常状态。迪尔凯姆认为,社会的正常状态是社会各部分相互协调处于整合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在社会规范的指导和约束下相互适应,正常生活。然而在社会迅速变动的时代,当文化价值,社会结构以不同的速率转变时,原来的某些指导和约束人的行动的社会行为规范就会失效。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手足无措,处于无所遵循的迷茫状态,从而做出各种越轨行为。
模式变量是用来区分和刻画行动者在行动过程中主观取向的类型学工具。行动者在互动过程中面临五个方面的选择:第一,普遍性与特殊性;
第二,扩散性与专一性;
第三,情感性与中立性;
第四,先赋性与自获性;
第五,自我取向与集体取向。
特定社会关系所包含的变量组合是既成的和稳定的,是社会文化系统中价值规范的制度化结晶。行动者在进入某种社会关系时,不仅不能随意改变这种关系结构,而且必须预先通过社会化过程将价值规范内内化于自己的人格系统,以便根据具体情景随时调整自己的主观取向。帕森斯认为,五种选择的可能组合构成了所有可能的社会关系,即所有角色关系均可模式变量加以描述和说明。
是指以都市为中心,社会中少数内省的上层士绅、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文化。大传统反映的是都市知识、政治精英文化。
所谓需要,就是人们在一定的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人的社会需要是在人自身的生理、心理条件和外在环境条件的结合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而产生的。人们的社会需要是人们行为的基本动力,就哲学意义说,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性。其具有必然性、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