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励必须透明。
二、建立以激励对象偏好为导向的差异性激励组合模式。在应用激励时,一是需要对激励对象作严格细分,风习警员、初级警官、中级警官、高级警官的激励模式应有所区别;二是应根据具体激励对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确立激励方式,使这能够各取所需,扩大激励的受众面。
三、警察激励应满足最大参与性原则。最大参与性意味着被激励的是所有愿意参与激励活动的公安民警,也就是说,只要民警愿意,就应该提供机会允许其参与激励过程当中来。一是能够尽量避免伯乐相马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充分挖掘优秀人才;二是能起到扩大激励受众面的作用。
四、避免过于单调和频繁的激励。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经济学的一条真理,激励也具有边际效用递减作用。
五、遵循“奖酬结合”,以奖为主的原则。奖励和惩罚是两种最常用的激励手段。在警察管理实践中,奖惩结合比只奖不惩或只惩不奖更能引导民警的行为向组织期望的方向发展。但奖惩结合并不意味着奖惩并重,我们主张以奖为主,以罚为辅。
六、“诱因>贡献—奖励与绩效挂钩。只有“诱因”贡献、奖励与绩效挂钩并能满足民警个体需要的情况下,警察激励才能够使每个公安民警愿意留下并心甘情愿“不偷懒”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1.团队对组织的益处。
(1)通过改进程序和方法,提升组织的运行效率。
(2)增强组织的民主气氛,促进员工参与决策的过程,使决策更科学、更准确。
(3)团队成员互补的技能和可以应对多方面的挑战。
(4)在多变的环境中,团队比传统的组织更灵活,反应更迅速。
2.团队对个体影响。
(1)团队的社会助长作用。
(2)团队的社会标准化倾向。
(3)团队压力。
(4)从众压力。
从众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最大量存在的,它有积极的一面,也不消极的一面。
其一、从众的积极方面。有的从众训大体,顾大局,保证团队成员统一认识和统一行为,能提高团队活动的良好秩序和效率;的从众是在个体无法确定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时,只能参照别人的意见,这时个体的内心会有一种安全感,从而增强自信心。
其二、从众的消极方面。“逆而运营”可能会带来不好的结果,别人错,自己也跟着错。
3.团队对个体的益处。主要表现在工作压力由团队压力决定变大或变小的;责任共同承担;团队成员的自我价值感增强;回报和常识共享;团队成员能够相互影响;所有成员都体验到成就感等方面。
1.观点利益的一致性。
2.个性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的一致性。
3.经历、背景、缘、地理等因素的相似性。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有其科学性的一面。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
(1)作为一种激励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
(2)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尽管对他所概括的需要种类和层次排列存在争议,但分所指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向却是一般人的共同心理过程,这一观点符合一般人的价值观念。
(3)优势需要在动机形成中的相对重要性的提法有其合理之处。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也有其局限性。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强调个人需要,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中,是与社会主义的激励方向相违背的。
(2)马斯洛的需要理论过分强调人的内在价值,一味强调个人的自我实现,忽视社会历史条件,不顾及社会利益。
(3)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强调人的基本需要本质上是由生物学基础决定的,而不是由社会学基础决定。
(4)马斯洛的需要理论过分强调只有满足了低一级的需要层次之后,才能进入下一层的需要,由低到高的运动过于机械,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
1、阻碍者。
2、寻求认可者。
3、支配者。
4、逃避者。
其一、激励的起点是满足组织成员的各种需要。
其二、激励离不开具有的方法,必须借助可操作的、有效的方法才能真实地进行。
其三、由激励所激发的人的行为动力是种自动力,是组织成员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所付出的高水平努力,这种力量更易维持长久。
其四、激励的最终目的是实惠组织目标,组织成员自觉自愿的努力必须是指向组织既定目标的。
其五、激励是一个行为过程,这个过程于满足组织成员的需要,对动机施加影响,从而引导、强化和约束人的行为,使之符合组织的要求。
(一)发现问题,确定目标。
(二)调查预测,拟订方案。
(三)分析评估,方案选优。
(四)组织实施,追踪决策。
一、认知失调理论。1957年,费斯廷格提出了关于态度改变的理论。他把人们的认知对象称为元素,元素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或者物,众多的认知元素构成了人们的认知结构。在这一结构中,认知元素有的相关,有的不相关,而相关的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有的是协调的,有的是不协调的。费斯廷格认为,降低不协调的愿望由三个因素决定:导致不协调因素的重要性;个人认为他对于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协调可能带来的后果。
二、平衡理论。1958,海德提出了有关态度形成和改变的平衡理论。海德把人们两两认知对象的关系称为单元关系。当个体对单元中两对象持有相反、矛盾的态度时,就会产生不和不协调,这时与失调理论一样,不协调状态就会引起人们内心的紧张、不适、焦虑等,进而形成改变动机,促使人们转变态度,取得一致,保持平衡。
三、态度分阶段变化理论。1961年,凯尔曼提出了态度转变过程的三阶段理论,这三个阶段包括服从、同化和内化。
1、服从是态度转变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是指个体的态度在环境影响下,外显行为与别人趋于一致。
2、同化是态度转变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是指个体自愿地接受某人或某个团体的观念或行为规范,或使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与其他人的观点和态度趋于一致。
3、内化是态度转变的第三阶段。这个阶段是指个体基于自身理智的价值判断,吸取和借鉴客观环境的观点和态度,确立和组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并形成指导自己行动的思想。
四、学习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伯恩等人。他们认为,态度在致同习惯一样是后天习得的。人们能够像获得知识、概念、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一样去获得态度。依据该理论,人们的态度来源于传统的文化首先观念、群体规范、对的勒令、对新知识和新信息的获得。
五、功能主义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卡茨等人。他们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不是在创造态度,而是在选择态度。功能主义理论的回答是,人们能歌善舞态度取决于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利害关系,人们总是选择那些符合个体需要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