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过:探望。
②苏长公:指北宋文学家苏轼。长公,长兄之称。北宋晁补之《鸡肋集》卷十五《同鲁直和普安院壁上苏公诗》:“龙蛇动屋壁,知有长公诗。”《竹》诗:此诗题为《於潜僧绿筠轩》。全诗为:“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还大嚼,世间哪有扬州鹤?”
③瞿(jù据)然:心惊貌。
④云尔:如此说。
⑤既:一会儿。
⑥坐:因为。杨树达《词诠》卷六:“坐,因也。”唐代杜牧《山行》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於二月花。”
【今译】
我年轻时患俗病,汤药、熨焫、针刺、砭石,都没有取得疗效,病程日益长久,病情日益深重,大概从腠理肌肤而深入到骨髓,而成为废人了。有个宾客探望我,诵读苏轼《竹》诗,到“士俗不可医”句,我心惊地说:“我的病大概很重了吧,为什麽长公的诗这样说呢?”一会儿,自己解释说:“士俗因为没有竹子吧,如果有竹子,怎麽知道他们的俗病不可医治呢?”於是寻求竹子来居住。
本文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重印臺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钦定四库全书》本《家藏集》卷三十一。本文以竹为喻,赞美竹之形体、质性及其医俗之功,表达了医治天下俗病的愿望。首段由“婴俗病”、诵《竹》诗而引出栽竹之举。第二段叙述养竹、构亭及日居亭中後,从八个方面赞美竹之形质及其医治俗病之功。第三段表达作者医治天下俗病的美好愿望。末段说明撰写本文的目的。
吴宽(1435~1504年),字原博,号匏庵,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文学家、书法家。明宪宗成化八年会试、廷试皆得第一,後累官至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卒諡文定。宽读书涉猎甚广,为诸生时,即以文才、德行有声其间。其诗深厚醲郁,為文颇有典则,兼工書法。《家藏集》又称《匏翁家藏集》、《匏翁家藏稿》、《匏菴集》,为吴氏诗文别集。据《明史•艺文志》载,书凡七十八卷,其中诗三十卷,文四十七卷,补遗一卷。
【注释】
(17)奚以……为,表示疑问的固定结构。奚,何;为,语气助词。让:辞让。
(18)瞑眩:头晕目眩。《尚书•说命上》有“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句,故云。
(19)“不湔浣”二句:《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有“湔浣肠胃,漱涤五藏”句,故云。
(20)功绪:功效。同义词复用。
【今译】
古代的俞跗、秦越人等人为什麽不用竹子治病呢?虽然如此,但是这种竹子,不使人口苦,不使人头晕目眩,不洗涤肠胃和五脏。苏长公不隐瞒我而传授给我。我使用它,已经有功效了。如果人人都使用它,天下或许没有俗病了吧?
【注释】
⑦仅(jìn近):几乎;将近。杜甫《泊岳阳城下》诗:“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韩愈《与李翱书》:“家累仅三十口。”
⑧萧然:冷落貌。箇(gè各):竹一枝。引申为量词,犹言枚。《六书故•植物三》引唐本《说文》:“箇,竹枚也。今或作个,半竹也。”《史记•货殖列传》:“竹竿万个。”唐代司马贞索隐引《释名》:“竹曰箇,木曰枚。”
⑨壅:用土壤或肥料培在植物根部。
⑩须:等待。
(11)箦(zé责):用竹片编成的床垫子。亦泛指竹席。《说文•竹部》:“簧,床栈也。”亦作“第”。《尔雅•释器》:“箦谓之第。”
(12)量:器量;度量。
(13)宅心:居心;存心。《尚书•康诰》:“汝丕还惟商耉成人,宅心知训。”孔安国传:“汝当大远,求商家耉老成人之道,常以居心,则知训民。”流:放纵。
(14)干:干犯。
(15)筩(tǒng统):竹筒。简:古代用以书写的狭长竹片。簠簋(fǔguǐ府鬼):皆古代祭祀用器。簠用以盛稻粱,簋用以盛黍稷。
(16)释然:疑虑消除貌。累:带累;牵挂。
【今译】
家居的东面,空地几乎半亩,墙角冷落地有竹子数十株。於是每日委派童仆培土又浇灌,用来等待它们茂盛。到了第二年,挺拔地有一百多株,它们密密麻麻地如同用竹子编结的床垫,竹子茂盛了。又自己高兴地说:“我的病大概要好转了吧?”於是在竹林中建造小亭。吃饭喝水在这里,小坐躺卧在这里,呼啸歌吟在这里,起身行走在这里,倚靠休息在这里,侧着耳朵听,集中目光看,举手提足,无不在这里。我凭藉如此生活来医治我的俗病怎麽样呢?我气量狭隘的俗病,竹子内部空虚有容量能够医治它;我行为乖戾的俗病,竹子挺直不弯曲能够医治它;我居心放纵而没有节制,竹子通彻而有节能够医治它;我待人混同而没有区别,竹子有纹理有差别能够医治它。竹子冲云霄而笔直向上,能够医治我志向的卑下;竹子经历严冬却更加茂盛,能够医治我气节的不贞;竹子潇洒而且可爱,能够医治我的拘泥不化;竹子可以制作竹筒、制作竹简、制作竹箭、制作笙、制作祭祀器具,能够医治我的浅陋无能。大概只过了一年,我的病已经消除十分之二三。时间长久,怎麽知道我的身体不飘飘然轻轻腾起,我的思想不疑虑消除而没有牵挂,我的心情不充实而有所收获呢?
【注释】
(21)京师:京城。指今北京。
(22)迟(zhì):等待。《集韵•志韵》:“迟,待也。”《荀子•修身》:“迟彼止而待我,我行而就之。”唐代杨倞注:“迟,待也。”
(23)识:知道。《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今译】
明年我将要北上京城。京城地方不适宜栽种竹。我担心离开竹子一天天地遥远而俗病又要发作。已经命名那个亭子,再书写这篇文字作为记。等待日後回到亭中,希望病根完全消除,不知道这片竹林还肯接纳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