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本杂志之宗旨,在输入外界思潮,发表良心上之张,以期打破社会上、教育上之老套,惊醒其迷梦,指示以前途之大路,而促其进步。(1918年)
——冯友兰《三松堂自序》,冯友兰北大毕业回到开封创办名为《心》的刊物
材料二:
在我的哲学思想中,先是实用主义占优势,后来是新实在论占优势。(1926年)
——冯友兰《三松堂自序》),
材料三:
关于苏联革命后的情况,有人把它说成是天国乐园,有人把它说成是,我想亲自去看看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既不是,也不是天国乐园,它不过是一个在变化中的人类社会,这种社会可能通向天国乐园,但眼前还不是。(1934年)
——冯友兰《三松堂自序》
材料四:
1934年,冯友兰因在北大哲学系以“秦汉历史哲学”为题,提出了“新三统五德论”,集中论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观点,这次讲演引起了官方的怀疑与不满。次年10月底11月初,他竞被政府警方视作政治嫌疑犯予以逮捕、审讯。迫于全国的民主势力,冯在、审查数天后被释放。鲁迅说:“安分守己如冯友兰,且要被逮,可以推知其他了。”
材料五:
1946年,西南联大因抗战胜利而解散,清华大学亦迁回北京。同年,冯友兰应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邀请,赴美作为期一年的讲学,讲授中国哲学史,并将讲稿整理成《中国哲学简史》一书由纽约麦克米司出版。在美讲学期间,冯友兰深深感到:“我在国外讲些中国的旧东西,自己也成了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当时我想,还是得把自己的国家搞好。我常想王粲《登楼赋》里的两句话:‘虽信美而非吾土兮,夫胡可以久留…1947年,解放战争节节胜利,冯友兰生怕新中国成立后中美断交,于是,婉言谢绝了至亲好友的挽留,毅然决然地返回了祖国。
材料六:
我从一九一五年到北京大学中国哲学门当学生以后,一直到现在,六十多年间,写了几部书和不少的文章。所讨论的问题,笼统一点说,就是以哲学史为中心的东西文化问题。我生在一个文化的矛盾和斗争的时期,怎样理解这个矛盾,怎样处理这个斗争,以及我在这个斗争中何以自处,这一类的问题,是我所正面解决和回答的问题。”
——冯友兰《三松堂学术文集》自序
回答问题:
与冯友兰一样回国的,在建国前回国的,还有哪些人(举例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