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阅读下列文字,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孔子发现人人心中皆有“仁”,仁是人的道德情感。在这种道德情感的驱动下,必然会产生与人为善的行为,这种行为就是“义”;义,一旦被社会公众广泛认可并形成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就是“礼”。也就是说,仁的发现为礼的存在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使礼具有了合理性。问题是,人心之仁是与生俱来,还是后天生成的呢? 五十岁时,孔子终于给出答案:仁,与生俱来,是天之所命。这就是所谓“五十而知天命。” 1、天的意义 《论语》一书多次提到天,粗略统计大约有十九处。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天的含义各有不同,而且差异很大。 第一,天是大自然 有一天,孔子说:“予欲无言。”(《论语·阳货》)我不想说话了。子贡问:“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论语·阳货》)“老师如果不说话,那么弟子们传述什么呢?”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天说了什么呢?四季照样运行,万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呢?有人认为这是在说天是能言而不言,原因是如果天本来就不会说话,孔子就没有必要说“天何言哉”。其实,此句强调的是天虽然不会说话,却无所不能。这里所说的天就是大自然。 第二,天是客观命定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是孔子心目中的文化传承人,遗憾的是他在四十岁时不幸去世,孔子非常悲伤,感叹到:“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唉!天要我的命呀!天要我的命呀!”在今天看来,颜回的死属于自然现象,虽然他英年早逝,没有活到孔子所希望的年龄,但也有许多主观原因,比如营养不良、思虑过度等等,但是作为孔子心目中的文化继承人,孔子很希望颜回将周代的礼乐文化传承下去。不料他先于孔子而去,这在孔子看来,是天在要自己的命。“天”是不可抗拒的规定性。 孔子的弟子子夏也说过类似的话:“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生和死要靠命来决定,富与贵要靠天来决定。这里的“天”,就是决定命运的力量,是客观命定。 第三,天是意志导向 宋国的军事统帅桓魋,也叫向魋,不爱惜民力而为自己敛财,孔子曾经批评过他。他知道以后,一直记恨在心。公元前492年,孔子从卫国前往陈国时路过宋国。桓魋听说后,就带兵去害孔子。当时孔子正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礼乐,桓魋砍倒大树,而且要杀孔子。孔子安慰他的弟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述而》)上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最后,孔子在学生的保护下,安全地离开了宋国。孔子的这段话中隐含着一个三段论:上天所命是无法违背的,我的德性是上天所命,所以桓魋不能把我怎么样。这里所说的“天”就是有意志的。 综上所述,“天”在孔子的语意环境里有三个基本意义:自然之天,命定之天,意志之天。 2、天人贯通 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先生关于文献与修养的学问,可以听得到;先生关于人性与天道的言论,我们听不到。”人性与天道是形而上学,看不见也摸不着,是一种超验的存在,所以孔子平时教学或者与人打交道时很少说到。《论语》中的记载也十分有限,“天道”一词,仅在此出现一次,而且不是孔子亲口所说,而是子贡所说。因为在孔子看来:“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 中等智力以上的人,可以跟他谈论形而上的道,中等智力以下以的人不可以跟它谈论形而上的道。 不过,孔子也不是绝对不谈“人性”。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人的本性是相近的,所习得的结果却相差较远。”这也是孔子在《论语》中唯一谈到人性问题。我们很想了解他对人性的看法,尤其希望他能给人性一个定性。遗憾的是他没有说,所以我们不知道他所说的人性,到底是善的、是恶的、是有善有恶的、还是非善非恶的。孔子为什么不给人性一个定论呢?也许是拿不定主意,也许是为了避免误导。试想,如果说人性善,就意味着人只要顺着人性成长就可以成为好人,那么坏人的存在就无法解释;另外,如果人都能成长为好人,那么礼的存在就将失去意义;事实上,社会上并不都是好人;没有礼的规范,社会关系就无法协调。如果说人性恶,就意味着人只有在礼的约束下才能成为好人,那么道德自觉就将失去依据;事实上大多数人还是愿意做一个好人的。如果说人性中有善有恶,那么就无法解释善与恶何以能够共存。如果说人性非善非恶,那么对人性的讨论将会失去意义。如果说有人性善,有人性恶,那么最终将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敌对与仇视,这与孔子的初衷又背道而驰。所以孔子没有给人性定性,是一个聪明的选择,也符合基本事实。孔子只说“性相近”,因为人和人之间确实没有太大的差别,之所以有人变好而有人变坏,是因为人们在成长过程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所受到的各种影响有所不同而已。“性相近,习相远”,一方面给人的发展指明了共同的方向,给人格平等预留了空间;另一方面也为礼的存在提供了理由,可谓一举两得。 那么,人性与天道又是如何统一的呢?我们再来看看孔子对“天道”的态度。 有一天 孔子感叹道:“没有人了解我呀!”子贡说:“为什么说没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不怨恨天,不责备人,向下学习做人,向上传达给天。了解我的,恐怕只有天吧!”孔子所说的“下学而上达”,其实质就是以“人道”贯通“天道”。 那么,人道与天道是如何贯通的呢? 《周易·系辞上》说:“生生之谓易。”所谓“生生”,就是阴阳相生,生生不息。在儒家看来,天生万物、哺育万物不仅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一种情怀。《易经·系辞下》称:“天地之大德曰生。”意思是,天地的大德是“化生”。这就等于说,生长万物、哺育万物是出于上天之“仁”。万物从天那里继承了“生”的能力成为“性”;人乃万物中之一物,当然也有此“性”。所不同的是,除了“生”以外,人还从天那里继承了“仁”的禀赋,成为区别于万物的“德”(人性)。也就是说,“仁”在天为“道”,在人为“德”,在万物为“性”。仁、道、德、性是同一概念在不同对象上的表达。天施行“仁”就是“天道”,人履行“仁”就是“人道”。人道与天道是彼此贯通的。 孔子还说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立志实行天道,根据个人德性,依靠内在仁心,游弋六艺之内。”如果我们把这句话从后向前翻译,就变成这样一句话:我们每天在六艺之中游弋,依靠的是仁心,凭借的是德性,追求的是天道。其实,这句话只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内在的仁心与外在的技艺。内在的仁心为外在的技艺提供道德基础,外在的技艺为内在的仁心提供展示途径。二者结合在一起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德才兼备”、“德艺双馨”。如果再把“艺”扩大一点理解,包括《诗》《书》《礼》《乐》等文化内容,就更加完备了。一个人既有道德修养,又有生存本领,还有文化涵养,就可以上达于天了。
手机使用
分享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
分享QQ
微信扫一扫
微信内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简答题】阅读下列文字,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孔子发现人人心中皆有“仁”,仁是人的道德情感。在这种道德情感的驱动下,必然会产生与人为善的行为,这种行为就是“义”;义,一旦被社会公众广泛认可并形成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就是“礼”。也就是说,仁的发现为礼的存在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使礼具有了合理性。问题是,人心之仁是与生俱来,还是后天生成的呢? 五十岁时,孔子终于给出答案:仁,与生俱来,是天之所命。这就是所谓“五十而...
【简答题】阅读下列文字,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孔子发现人人心中皆有“仁”,仁是人的道德情感。在这种道德情感的驱动下,必然会产生与人为善的行为,这种行为就是“义”;义,一旦被社会公众广泛认可并形成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就是“礼”。也就是说,仁的发现为礼的存在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使礼具有了合理性。问题是,人心之仁是与生俱来,还是后天生成的呢? 五十岁时,孔子终于给出答案:仁,与生俱来,是天之所命。这就是所谓“五十而...
参考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