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宁海人。父克勤,洪武中循吏,自有传。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乡人目为“小韩子。”长从宋濂学,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孝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 洪武十五年,以吴沉、揭枢荐,召见。太祖喜其举止端整,谓皇太子曰:“此庄士,当老其才。”礼遣还。后为仇家所连,逮至京。太祖见其名,释之。二十五年,又以荐召至。太祖曰:“今非用孝孺时。”除汉中教授,日与诸生讲学不倦。 及惠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讲。明年迁侍讲学士,国家大政事辄咨之。帝好读书,每有疑,即召使讲解。临朝奏事,臣僚面议可否,或命孝孺就扆前批答。燕兵起,廷议讨之,诏檄皆出其手。 建文三年,燕兵掠大名。 ……明年五月,燕兵至江北,帝下诏征四方兵。孝孺曰:“事急矣。遣人许以割地,稽延数日,东南募兵渐集。北军不长舟楫,决战江上,胜负未可知也。”帝遣庆成郡主往燕军,陈其说。燕王不听。帝命诸将集舟师江上。而陈瑄以战舰降燕,燕兵遂渡江。时六月乙卯也。帝忧惧,或劝帝他幸,图兴复。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乙丑,金川门启,燕兵入,帝。是日,孝孺被执下狱。 先是,朱棣发北平,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至是欲使草诏。召至,悲恸声彻殿陛。成祖降榻,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国赖长君。”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朱棣怒,命磔诸市。孝孺慨然就死,作绝命词曰:“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时年四十有六。(《明史·卷一百四十一》)1.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汉中教授 除:授职B.国家大政事辄咨之 辄:总是C.孝以孝孺为托 托:推托D.幸勿杀之 幸:希望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是日,孝孺被执下狱 先是,朱棣发北平B.又以荐召至 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C.即召使讲解 即事不济D.或命孝孺就扆前批答 或劝帝他幸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孝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 孝孺常把宣明仁义之道、达到太平之境当作自己的责任B.燕兵起,廷议讨之,诏檄皆出其手 燕军起兵后,在朝堂上商讨,诏令、檄文都出于方孝孺之手C.遣人许以割地,稽延数日,东南募兵渐集 派人以割地(向燕王)许诺,拖延几天,东南方征募的会渐渐汇集D.北军不长舟楫,决战江上,胜负未可知也 北方不擅长驾舟操楫,(两军)决战于江上,胜负还是难见分晓的4.下列语句全都表现方孝孺“忠诚”精神的一组是( )①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②除汉中教授,日与诸生讲学不倦③即事不济,当死社稷④城下之日,彼必不降⑤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⑥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A.①③⑥B.②④⑤C.③④⑤D.①④⑥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方孝孺出身官宦之家,年幼时机敏,读书勤奋;成年后跟从宋濂学习,宋濂门生中的著名人士都不如他。B.方孝孺因推荐被太祖召见,太祖建议皇太子应当用他用到老,后来他被仇家连累被捕,太祖见其名立刻将之释放。C.惠帝命诸将把舟船和聚集在江上,想与燕王决一死战,但陈瑄此时率领战舰降燕,燕兵于是成功渡江。D.孝曾建议成祖不要杀方孝孺,否则天下读书种子就绝迹了,可成祖阳奉阴违,假意应承,最终下了毒手。6.本文中,方孝孺最终选择“慨然就死”,体现了他贯彻一生的精神追求,他的精神追求是什么?请从文中举一例加以说明,并结合你的阅读经验或当下的社会生活谈谈自己的领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手机使用
分享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
分享QQ
微信扫一扫
微信内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