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秧前的水层管理,包括泡垡和耙地。一般5月初开始泡垡,时间为1周左右,时间不宜拖后,泡垡时间过晚,杂草没有萌发机会,达不到耙地封闭除草的目的。泡垡时水层以2/3的垡片浸没在水中,1/3的垡片可见上部为适宜。旱育稀插秧时要做到花达水,插后要灌3~100px水层。插秧时地面无水或水层过深,都不利于提高插秧品质。返青期的水层,在正常年份内3~100px深,低温冷年为125px深,如在返青期遇上寒潮,水层可加深到6~175px,提高温度,以水护苗。低温过后要立即放水,正常管理。水层的温度对分蘖发育的影响大于气温,水稻分蘖早生快发,除秧苗素质外,主要取决于水温。因此,促使水稻分蘖早生快发,根系发达,稻株健壮,以浅水灌溉有利。因为浅灌可以提高水温和地温,增加土壤氧气和有效养分,并使稻株基部光照充足,能为水稻分蘖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水层浅时分蘖早、分蘖节位低,不但能增加分蘖的数量,而且提高分蘖的质量。返青后到有效分蘖终止期间,一般灌3~100px水为宜,以提高水温。低温连续出现,日平均水温低于17 °C 时,应加深水层保护稻苗。分蘖后期,为了抑制无效分蘖,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深灌10~300px水层,降低水温和地温,削弱稻株基部光照强度,以抑制后期无效分蘖。但应注意深灌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7d左右为宜,否则会根系发育不良,稻株生长软弱,易引起后期倒伏,也可发生病害。二是排水晒田,使土壤层水分减少,控制水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以抑制后期分蘖的发生,此种措施具有较多的优点,特别是在多肥高产栽培的低湿田,其增产效果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