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宋代著名才子苏轼、黄庭坚、秦观、佛印情趣相投,经常唱和酬答,结玩。传说有一次,四人游一寺院,见墙壁上题有杜甫的《曲江对雨》诗,因年代久远,其中“林花著雨胭脂□”句的最后一字字迹模糊,看不清楚。四人便商议为这个字补缺。
苏轼才思敏捷,稍加思索,率先吟道:“林花著雨胭脂润。”
黄庭坚则吟:“林花著雨胭脂老。”
秦观紧接着说道:“还是‘林花著雨胭脂嫩’为妙。”
佛印修行到家,缓缓念出“林花著雨胭脂落”的诗句。
所补的这四个字,孰优孰劣,四人争得面红耳赤,各说各的理,互不相让。寺院老方丈见状,急忙找到原诗查对,原来最后一字为“湿”。四人仔细玩味,觉得还是“湿”字更好。
一个“湿”字,将“润”的形表、“老”的衰情、“嫩”的色质、“落”的姿态都包容了,融形、情、色、态于一炉,将“林花著雨”的意境准确生动、形象鲜明地表达了出来。四人无不叹。
这则故事中的诗句“林雨著花胭脂湿”出自()所作的《曲江对雨》。
手机使用
分享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
分享QQ
微信扫一扫
微信内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