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职业搜题刷题APP
下载APP
首页
课程
题库模板
Word题库模板
Excel题库模板
PDF题库模板
医考护考模板
答案在末尾模板
答案分章节末尾模板
题库创建教程
创建题库
登录
logo - 刷刷题
创建自己的小题库
搜索
【简答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5~7题。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 “ 木 ” 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 “ 木 ” 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 “ 万应锭 ” 了。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 “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 这里用 “ 高树 ” 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 “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 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 “ 高树多悲风 ” 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 “ 寒风扫高木 ” 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 “ 扫高木 ” 者岂不正是 “ 落木千山 ” 的空阔吗?然则 “ 高树 ” 则饱满, “ 高木 ” 则空阔;这就是 “ 木 ” 与 “ 树 ” 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 “ 木 ” 在这里要比 “ 树 ” 更显得单纯,所谓 “ 枯桑知天风 ” 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 “ 木 ” ;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 “ 木 ” 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 “ 木 ” 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 “ 木 ” 作为 “ 树 ” 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 “ 木头 ”“ 木料 ”“ 木板 ” 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 “ 叶 ” 因此常被排斥到 “ 木 ” 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 “ 树 ” 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 “ 叶 ” 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 “ 午阴嘉树清圆。 ” ( 周邦彦《满庭芳》 ) 这里如果改用 “ 木 ” 字就缺少 “ 午阴 ” 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 “ 树 ” 与 “ 叶 ” 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 “ 树叶 ” 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 “ 叶 ” 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 “ 树叶 ” 这个词汇了。至于 “ 木叶 ” 呢,则全然不同。

手机使用
分享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
分享QQ
微信扫一扫
微信内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
反馈
收藏 - 刷刷题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举一反三
相关题目:
刷刷题-刷题-导入试题 - 刷刷题
参考解析:
AI解析
重新生成
题目纠错 0
发布
刷刷题-刷题-导入试题 - 刷刷题刷刷题-刷题-导入试题 - 刷刷题刷刷题-刷题-导入试题 - 刷刷题
刷刷题-刷题-导入试题 - 刷刷题
刷刷题-刷题-导入试题 - 刷刷题
刷刷题-单词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