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职业搜题刷题APP
下载APP
首页
课程
题库模板
Word题库模板
Excel题库模板
PDF题库模板
医考护考模板
答案在末尾模板
答案分章节末尾模板
题库创建教程
创建题库
登录
创建自己的小题库
搜索
刷刷题APP
> 天必从之
"天必从之"相关考试题目
1.
商人信奉“我生不有命在天”;周人则强调“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德不失民,度不失事。”这种观念变化的原因是()
2.
商人信奉“我生不有命在天”;周人则强调“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德不失民,度不失事。”这种观念变化的原因是
3.
请说明下面这三句话的基本含义,并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角度加以评析。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尚书.泰誓中》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尚书.泰誓上》
4.
《礼记》记载: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则提出“天命靡(无)常,惟德是辅”,周公曾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说明西周统治者的政治观念不同于商朝之处在于
5.
“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出自()。
6.
请说明下面这三句话的基本含义,并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角度加以评析。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泰誓中》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尚书·泰誓上》 请说明下面这三句话的基本含义,并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角度加以评析。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泰誓中》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尚书·泰誓上》
7.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说法出自
8.
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尚书》中有“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天听自我民听”论述。《周易》中也有“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的观点。这种“民意”即“天意”的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①包含了朴素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②强调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③强调了天与人的对立统一 ④肯定了符合人民根本利益与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一致性
9.
武王伐纣利用了商朝士卒的临战倒戈取得胜利,周公将之总结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周朝贵族对周之所以取代商这一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其带来的结果是( )
10.
自天子以至于__________,壹是皆以____________________。 《泰誓》曰,________________,天必从之。 ____________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声一无听,_____________,味一无果,________________。 政之所兴,___________。 政之所废,________________.。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________...
11.
请说明下面这两句话的基本含义,并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角度加以评析。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12.
《老子》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左传》中记载:“夫氏,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易·贲卦·象辞》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对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
13.
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尚书》中有“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天听自我民听”论述。《周易》中也有“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的观点。这种“民意”即“天意”的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①包含了朴素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②强调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③强调了天与人的对立统一 ④肯定了符合人民根本利益与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一致性
14.
“重民轻神”“敬天保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些古语表现了中国文化的务实性。
15.
(2017海淀二模)《礼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则提出“天命靡(无)常,惟德是辅”,周公曾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说明西周统治者的政治观念不同于商朝之处在于
16.
商人信奉“我生不有命在天”;周人则强调“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德不失民,度不失事。”这种观念变化的原因是 [ ]
17.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是指百姓可以自己决定谁来当君王。
18.
《老子》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左传》中记载:“夫氏,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易·贲卦·象辞》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对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
19.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出自()
20.
商人尚鬼,认为鬼神主宰万事万物,唯有商王能受其感应;周人则认为 “天命靡常,唯德是辅”,“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一解释意在说明
21.
《尚书》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据下表可知当时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尚书·酒诰》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尚书·泰誓》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尚书·泰誓》 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 《尚书·梓材》
22.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23.
周公提出“敬德保民”,意识到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24.
请说明下面这三句话的基本含义,并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角度加以评析。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尚书.泰誓中》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尚书.泰誓上》
25.
(2019·四川绵阳三诊)商人尚鬼,认为鬼神主宰万事万物,唯有商王能受其感应;周人则认为“天命靡常,唯德是辅”,“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一解释意在说明( )
26.
《老子》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左传》中记载:“夫民,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易•贲卦•象辞》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
27.
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尚书》中有“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天听自我民听”论述。《周易》中也有“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的观点。这种“民意”即“天意”的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①包含了朴素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②强调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③强调了天与人的对立统一 ④肯定了符合人民根本利益与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一致性
28.
(2019安徽合肥质检一,1)《尚书》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据下表可 知当时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尚书·酒诰》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尚书·泰誓》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尚书·泰誓》 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 《尚书·梓材》
29.
请说明下面这三句话的基本含义,并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角度加以评析。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尚书.泰誓中》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尚书.泰誓上》
30.
周初提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命靡常的观念外,还提出了的政治口号。
31.
《老子》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左传》中记载:“夫氏,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易·贲卦·象辞》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对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