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职业搜题刷题APP
下载APP
首页
课程
题库模板
Word题库模板
Excel题库模板
PDF题库模板
医考护考模板
答案在末尾模板
答案分章节末尾模板
题库创建教程
创建题库
登录
创建自己的小题库
搜索
刷刷题APP
> 樊迟请学稼
"樊迟请学稼"相关考试题目
1.
“樊迟请学稼”的故事说明封建社会的教育具有( )。
2.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论语·子路》 ⑴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3.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其中孔子称樊迟为“小人”,意思就是说樊迟缺乏德行。
4.
樊迟请学稼。子日:”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樊迟问稼的故事说明( )
5.
《论语•子路》中记载:“樊迟请学稼。子日:‘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日:‘吾不如老圃。”’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教育特点是( )。
6.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1)。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2)。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3)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注释】 (1)圃:音pǔ,菜地,引申为种菜。 (2)用情:情,情实。以真心实情来对待。 (3)襁:音qiǎng,背婴孩的背篓。 (...
7.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这段对话反映了
8.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以下选项中对上文解释正确的有()
9.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樊迟问稼的故事说明()。
10.
樊迟请学稼,子日:“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日:“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日:“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而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这反映了古代教育( )
11.
(32分)中国的儒家思想强调对人的尊重,主张重民重人,法国启蒙思想家进一步提出了人权学说。儒家思想和启蒙运动对中外政治、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和欧洲、印度文化中的神学独断相比,中国文化显示了它的理性的一面。它没有把人的道德情感引导向外在的崇拜对象或莫测的境界,肯定正常情欲的合理性,强调对它的合理引导。英国人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儒家有两种根本自相矛盾的倾向,一方面它助...
12.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收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上述典故体现了这阶段的学校教育( )。
13.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其中孔子称樊迟为“小人”,意思就是说樊迟缺乏德行。
14.
据《论语》记载,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子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这体现了古代社会的教育具有什么特征?( )
15.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1)。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2)。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3)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注释】(1)圃:音pǔ,菜地,引申为种菜。 (2)用情:情,情实。以真心实情来对待。 (3)襁:音qiǎng,背婴孩的背篓。 1....
16.
樊迟请学稼,子日:“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日:“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日:“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而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这反映了古代教育_____。
17.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而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这件事说明当时的教育()。
18.
樊迟请学稼。子日:“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日:“吾不如老圃。”樊退出。子日:“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而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这反映了古代教育 ( )
19.
《论语·子路》中记载:“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教育特点是( )。
20.
.樊迟请学稼,子日:“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日:“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日:“小 人哉,樊须也!”这句话反映了()
21.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其中孔子称樊迟为“小人”,意思就是说樊迟缺乏德行。()
22.
樊迟请学稼。子曰: “ 吾不如老农。 ” 请学为圃。曰: “ 吾不如老圃。 ” 樊迟出。子曰: “ 小人哉,樊须也!1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 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1。 2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2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 ” ( 1 )翻译划线的句子 1 2 ( 2 )孔子的话你赞同吗?说说理由。
23.
“樊迟请学稼”中,孔子的态度表明他认为他教育的目的不是用来培养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的。
24.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樊迟问稼的故事说明( )。
25.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而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嫁?”这反映了古代教育()
26.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而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这反映了古代教育( )
27.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岀。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上述典故体现了这一阶段的学校教育具有( )的特点。
28.
《论语·子路》记载: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该内容可以体现古代教育的特点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