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职业搜题刷题APP
下载APP
首页
课程
题库模板
Word题库模板
Excel题库模板
PDF题库模板
医考护考模板
答案在末尾模板
答案分章节末尾模板
题库创建教程
创建题库
登录
创建自己的小题库
搜索
刷刷题APP
> 伯夷
"伯夷"相关考试题目
1.
姜尚的先祖伯夷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舜举为四岳,封于()。
2.
庄子在《秋水》中以“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为论据,是为了论证( )
3.
(P37)★从《秋水》(节选)看,庄子“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所依据的理念是()
4.
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轻:
5.
翻译: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
6.
李白赞成叔齐伯夷的生活态度。()
7.
下列文章,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一句的是()
8.
下列文章,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一句的是()
9.
庄子用五帝、三王、仁人、任士、伯夷、仲尼来证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种论证方法是
10.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轻:
11.
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少”“轻”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12.
描绘叔齐、伯夷拒绝降周而逃至首阳山以野菜充饥最终饿死的历史故事的作品是()
13.
李白不赞成叔齐伯夷的生活态度。()
14.
伯夷和叔齐最后隐居于__________,不食周粟而死。
15.
从《秋水》看,庄子“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所依据的理念是( )
16.
下列作品中,( )是描绘叔齐、伯夷拒绝降周而逃至首阳山以野菜充饥最终饿死的历史故事。
17.
西汉文景时期的《淮南子》认为:法能诛杀不孝的人,但不能使人人成为孔子曾子;法能处罚窃盗者,但不能使人人拥有伯夷那样高尚的道德。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18.
《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趣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夫”这句话按“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趣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夫!”句读对吗?为什么?
19.
通义词: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20.
屈原在章末写到伯夷的用意何在?与赞美橘树有何关联呢?
21.
庄子用五帝、三王、仁人、任士、伯夷、仲尼来说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种论证方法是()
22.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中存在的特殊语法现象是()
23.
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说明该意义是本义还是引申义,并据以归纳引申 义与本义联系的类型。 (1) A.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B.我當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 (2) A.晉獻公欲假道於虞以伐號。 B.得天下有道: 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24.
下列哪些是《伯夷列传》提到的人物?
25.
阅读《秋水》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 21~23 小题。 第 21 题 将这段文字中的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26.
从《秋水》看,庄子“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所依据的道理是( )
27.
“行比伯夷”中的“伯夷”与下列哪个故事有关?
28.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屈原以伯夷为榜样,学习伯夷的什么呢?
29.
选出与“廉如伯夷,不取素餐”中的“素”意义相同的一句
30.
伯夷认为周武王讨伐昏庸的商纣王是正确的。
31.
从《秋水》看,庄子“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所依据的理念是( )
32.
《伯夷列传》中的伯夷与叔齐死于哪座山上?()
33.
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出自《孟子·万章下》。
34.
《伯夷列传》的作者是( )。
35.
翻译: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
36.
古文今译题(将下列文句译成白话)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37.
【名词解释】[文史]伯夷
38.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闻:
39.
描绘叔齐、伯夷拒绝降周而逃至首阳山以野菜充饥,最终饿死的历史故事的作品是_____。
40.
《伯夷列传》中提到的颜渊是哪国人?()
41.
《伯夷列传》中的伯夷与叔齐死于哪座山上?()
42.
《秋水》中,庄子认为孔子的学问少,伯夷的道义轻,圣贤的学说是自多,基于的客观理念是( )
43.
屈原在《橘颂》篇章之末写道:“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他的用意何在?( )
44.
伯夷和叔齐最终在哪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45.
“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阘茸尊显兮,谄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谓伯夷贪兮,谓盗跖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铦。 ”出自( )的作品
46.
《秋水》庄子用五帝、三五、仁人、任士、伯夷、仲尼来证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种论证方法是()。
47.
从《秋水》看,庄子“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所依据的理念是()
48.
翻译:岩穴之士取舍有时若此,类名湮没而不称,悲夫!《史记,伯夷列传》
49.
屈原在《楚辞·九章·橘颂》中写道:“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请问句中“伯夷”的弟弟是谁?
50.
庄子在《秋水》中以“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为论据,是为了论证______